神仙妈妈无限包容女儿,初中3年请假2年,却被众人点赞

2020-01-06   沛泽妈读心理


做一个假设,如果你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完美,他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是别人眼中的异类,你是否能够全心全意地去爱他,就像他呱呱坠地时的初见,永远都看不够呢?

《少年说》节目中有一个叫惠子的女孩,患有癔症(癔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从小就是一个不太适应学校生活的人,上了初中以后,她以各种理由逃避上学,初中三年她请假的日子加起来足有两年。

虽然惠子是别人眼中的异类,但她妈妈从来没有轻视她,足够尊重她,不对她有过高要求,甚至在面对亲朋好友的质疑时,依然能够坚持自我,好好地守护孩子,让女儿去自省,让她自己去感受生命成长的过程。

相比惠子的妈妈,我自叹不如,有谁能够在面对一个众人眼中异类的孩子时,还能如此风轻云淡呢?看着她用鼓励与欣赏的眼神去看女儿时,我觉得她是天底下最美的女人,是一位神仙妈妈,这位神仙妈妈让我陷入了思考。

我们能接受孩子的不同,无条件地去爱孩子呢

在生命之初,我们对孩子是无条件地爱与包容,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对孩子逐渐有了更多地期待,希望他懂事听话,希望他聪明伶俐,希望他长得高又壮,尤其是上了小学后,我们希望他学习成绩好,恨不得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期待值太高,期待的东西太多,就会失望太多,我们太在乎结果,就会忽视孩子成长的过程,做出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事情,揠苗助长。比如让刚上小班的孩子学习拼音,孩子怎么学都不会拼出一个完整的音节,这是因为孩子逻辑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的结果,我们的急于求成反而害了孩子,让他过早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很喜欢惠子妈妈说的这句话:“青春本来就有很多样子,有拼搏的样子,有奋进的样子,但也可以有不羁、有叛逆,有与众不同,为什么非要千篇一律呢?”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的能包容孩子的与众不同吗?

惠子害怕上学,她为了逃避上学,早晨六点钟起来跑步,狂奔几公里,妈妈看出了惠子内心的恐惧,她对惠子说,无论你是和韩寒一样,还是和郑渊洁的儿子一样读私塾,我都尊重你的选择,绝不强求。

或许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其特殊的轨迹吧,但现实却是大多数孩子走了同样的成长轨迹,对于个别孩子的“与众不同”,我们把他看成异类,殊不知这就是孩子自己的成长轨迹,而我们却非要把他练就成像生产线上的产品一样,与别人千篇一律,到底孰是孰非呢?

我们能否摒弃别人的眼光,骄傲地为孩子感动

由于疾病的原因,惠子站在勇气台上时,身体僵硬、笔直,说话也有些吞吞吐吐,当她说出了埋藏多年的心里话,向妈妈表白时,妈妈动情地回应道:“我好骄傲哦,这是43年来,我听到的最动情的表白。”妈妈的眼睛里闪烁的满是感动与骄傲,此时此刻我想她和孩子的心里都非常甜蜜吧。

英国有一句名言: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孩子可以不在乎任何人对他的态度,唯有母亲不可以。在生命之初,胎儿与母亲是一体的,即使宝宝出生了,与母体脱离了,这种情感的维系却是终身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下归途。母亲永远是一个孩子勇敢前行地动力。

儿子读幼儿园时,班上有一个患有脑瘫的孩子,每天都是她妈妈送他来幼儿园,从来没见过其他家人送过孩子,每每他妈妈和别人说起孩子是如何患上脑瘫,是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时,眼泪都止不住地往下流,或许是憋在心里太累太久了,稍有些熟识,她就会讲起她孩子的故事,有些像祥林嫂婆婆妈妈的。

但是当孩子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立马换了一个人,总是面带微笑,拍拍孩子的脑袋,或者给他一个拥抱,鼓励他两句,从她的眼里看不出半点嫌弃,唯有欢喜和骄傲。家里有一个与常人不同的孩子,会遭受多少冷眼,我们能否摒弃别人的眼光,骄傲地为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进步感动与欣喜吗?

我们能否拥有一个大的格局,编制孩子的未来

当下流行一句话: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我很赞同这句话,现在的父母都非常焦虑,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都会让家长紧张得不得了,“你才二年级就考得这么糟糕,以后怎么上中学啊,考不了一个好高中,怎么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将来能找到好工作,能养活自己吗?“

只不过一次考试而已,我们却把它等同于孩子的整个人生,我们狭窄的视线,让孩子活在阴暗自卑中,每一次小的失败、小挫折,都会让孩子如临大敌,萎靡不振,失去了追求梦想的勇气。

惠子虽然患有精神障碍,但她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像曹雪芹一样关心社会疾苦的作家,可见她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是非常清晰的。而这得益于她妈妈的教诲,也曾有人质疑她的妈妈,说她妈妈对孩子没有要求,实际上她的妈妈是一个有远大格局的人,她希望孩子能够自省,自己去感受生命成长的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代替不了的,只有让孩子去体验,去感受,在此过程中才能逐渐找寻人生的目标,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那些以百米速度起跑的人一定不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的人。做父母不能患得患失,正确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把眼光放长远,才能给孩子编制出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