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翻拍、续作。
这些字眼,简直成了国产影视剧的避雷针。
缺乏创作力与进取心的制作团队们,近年来不断靠吃老本,消耗着观众的情怀与耐心。
不以为耻也就算了,还总厚颜冠以“致敬”二字。
一直以来,鱼叔对各种假冒伪劣产品都敬谢不敏。
直到最近网飞出品的这部“山寨”迷你剧,才着实体验了一把真香定律——
《我们今后的故事》
Stories from Our Future
这张海报,懂的人万分熟悉。
致敬的正是“细思极恐”代表作《黑镜》。
可惜,荣耀已经属于过去。
在今年轰轰烈烈的神剧烂尾大潮中,《黑镜》第五季也在其中。
评分断崖式下滑,口碑从国内崩到国外。
一代神剧,连块遮羞布都不剩了。
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
Netflix原本为了给《黑镜》第五季造势,以“致敬”名义拍摄了三集迷你剧。
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我们今后的故事》。
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本该早于第五季播出的它,却迟到了。
更出乎人意料的是。
开胃正餐受到万众唾弃,而这盘餐前小点,反倒博得满堂欢心。
许多网友留言,比起扑街的第五季,它才更像是黑镜本镜。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鱼叔给你讲讲第一集,你可能就明白了。
依旧是熟悉的未来世界设定。
科技高度发达,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已经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
故事的男主角,一个典型的后科技时代孤独体。
独居生活,两点一线。
每天清晨6:30,准时在闹钟声中醒来。
起床、刷牙、换衣服、喝咖啡,一气呵成。
紧接着出门、乘地铁、上班,毫无波澜。
晚上下班回家,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弹电子琴,然后钻进被窝睡觉。
睁开眼又是相同的一天。
生活犹如一潭死水,循环往复,没有出路。
孤独,理所当然地找上了他。
一天,他被街边的广告吸引,标语写着——
“你寂寞吗?”
这问题直直地戳到了男主心坎里。
那该怎么办呢?
广告说,你可以选购我司新推出的机器人,化解寂寞。
男主没有多想,拿起手机就给自己订购了一个。
这款机器人外形上与人类无异。
最强大的功能,就是通过长期的模仿与学习,无限值地趋近于人。
刚拆封时,他的“人类值”还只有0%。
显得很木讷,什么都不会做。
但日积月累,随着“人类值”不断提升,机器人变得越来越智能,也越来越贴心。
男主的好日子,由此开起了头。
早上,会给他按闹钟,替他挑衣服,和他挤在同一面镜子前刷牙。
去上班,也会陪他坐地铁、洗盘子。
晚上,则与他一起吃晚饭、看电影,弹琴的时候,还会给他伴舞助兴。
一个机器人,做到这个份上,实在值得给科技公司打五颗星。
这还不止。
机器人甚至帮男主脱了单。
其实在男主枯燥的生活中,一直有抹不一样的色彩,那就是日日会在地铁上碰到的漂亮女孩。
奈何男主始终没有勇气开口,跟人家简单说一声“Hi”。
机器人敏感地捕捉到了男主对女孩的情愫。
只用了一点看电影学来的小手段,就帮助两人“缘分天定”般相识。
接下来,恋爱、同居,水到渠成。
假如机器人的陪伴只是种安慰,那么女友的到来,则彻底治愈了男主的孤独。
蜜里调油的两个人,好得插不进第三个人的存在。
机器人则仿佛失去了价值,被彻底冷落在一边。
别忘了,此时的机器人已经高度类人化,拥有了基本的情感。
所以很快,孤独就像病毒,找上了机器人这个新宿主。
那么机器人又该如何排遣孤独呢?
很简单。
学他的主人,给自己也订制一台女机器人就好了。
他开始像他的主人一样,照料着这台初始“人类值”为0%的机器。
他们一起逛街、看电影、喝红酒,和普通的人类情侣那样愉快地约会。
在相处中收获陪伴的安慰。
可是女机器人还没来得及学会人类世界的规则,就在等地铁时跨出了那条黄线。
跌进轨道,被呼啸而来的地铁撞得四分五裂。
望着眼前七零八落的零件,机器人的眼中闪过震惊与难过。
脖子后的“人类值”从12%升到了13%。
他习得了死亡。
然后,他也跳了下去。
无措地举着断裂的残肢。
这是,又一辆地铁开过。
而刚刚进站男主与女友,就这样目睹了机器人的死亡……
难道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不。
既然是致敬《黑镜》,那反转必不可少。
剧透预警!!
故事最后,在男主与女友的对视中,两人的脖子后也亮起了一串数字——
“100%人类”
这个结局至少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
一种是细思极恐式的。
如《银翼杀手》那般,男主并不知道,自己其实也不过是程序设定的机器人。
由此反推:
此刻在看着手机的你,又是否真的清楚自己是谁?
对自我存在的思考,是人类的终极问题。
另一种则是治愈式的。
死亡是残酷的,但唯有目睹过死亡,理解自我终将毁灭的结局,才能真正“进化成人”。
这是成长和成熟的必经之路。
是一场无可避免的残酷教育。
反转与思考,是《黑镜》的魅力。
而这部“迷你《黑镜》”更出彩的地方在于,以上这样一集故事,片长连十分钟都不到。
却保证了完整的铺垫、发展、高潮,乃至于最后最精彩的反转。
且一句台词都没有。
全程靠高能配乐、超赞剪辑与少许字幕驱动情节。
刷完三集迷你剧,连半个小时都不用。
更重要的是。
尽管短小,它也还是抓住了《黑镜》的精髓:
在高科技语境下探讨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人对孤独的处理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相处。
人如何看待机器人,又该如何看待自己。
以及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当人工智能也习得了感情的能力,人与机器的区分又在哪里?
后面的两集,则分别探讨了虚拟世界中的精神出轨与新型成瘾性依赖。
都保持了短小精悍、设定有趣、反思科技的优点。
相较于已然落入俗套的《黑镜》第五季,无怪乎这部以致敬为口号的迷你剧,反而更受国内外网友的欢迎。
不过你更猜不到的是,这部剧其实出自一个网红之手。
Rudy Mancuso,油管上坐拥640万粉丝的原创大神。
他上传的原创视频一贯脑洞大开、奇思妙想。
因此点击量居高不下。
其实他在微博也开设了账号,只可惜去年已经停更。
而此次拍摄《我们今后的故事》,Rudy Mancuso一人就承包了导演、编剧以及饰演第一集男主的工作。
身兼多角还能交出如此优秀的答卷,实在不得不让人佩服。
假如Netflix能从第五季的扑街与迷你剧的大热中吸取经验教训。
那么鱼叔觉得,《黑镜》这部剧,或许还可以再挽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