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鱼出生时还没虾米大,同类残食,胜利者将成为海洋一方霸主

2022-03-14     小黄侃科技

原标题:有种鱼出生时还没虾米大,同类残食,胜利者将成为海洋一方霸主

想要在自然界称霸一方,必然要经历一番挫折,正所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海洋里的动物更是如此,尤其是鱼类。它们很少会关心自己的后代,都是采取数量多,放养的模式,最后结果就是优中取精。

海洋里的鱼群

作为少有的鱼类霸主,旗鱼的一生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所以能当上海洋中的一方霸主,它们靠的是真本事。

旗鱼

旗鱼是对旗鱼科的统称,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长了一根很长很尖的吻部,也就是从鼻子那个地方延伸出来,像一根长枪,因此人们也称它为枪鱼

渔民也叫它们“马林鱼”,是不是觉得很耳熟,没错,就是《老人与海》里面那位老人捕到的大鱼。旗鱼的体长可以达到2到5米,也有超过5米的个体,渔民叫它大马林鱼。很难用渔网捕到它们,所以《老人与海》里面老人采用的是粗线钓鱼。

不过老人还算幸运,因为旗鱼的脾气都比较暴躁,被鱼钩钓到后会奋起反抗,直接跃出水面。很有可能直奔钓鱼者,来一记“老铁扎心”,用它锋利的前端刺穿钓鱼者的身体。这不是危言耸听,真发生过很多旗鱼跃出水面扎伤人的案例。

《老人与海》中老人捕获的鱼就是旗鱼

旗鱼的“旗”字得名于它们的背鳍,可以像旗帜那样立起来也可以放下去,这是旗鱼调整自己游泳速度的一种办法。旗鱼是世界上游泳速度最快的鱼,蓝枪鱼印度枪鱼最高时速能达到130公里,大部分旗鱼科的成员最大速度都在每小时110公里,哪怕它们不冲刺,只是普通游,时速都有90公里。

这么快的速度,就得安装刹车,不然看见食物很有可能“咻”的一下游过去,完美错过。这块像旗子的背鳍就是旗鱼的刹车片,能够让它们将速度瞬间降到之前的一半,然后再精确瞄准猎物。

旗鱼的游泳速度很快

旗鱼上颌骨向前突出形成的长枪,因此那是它的骨头。旗鱼又属于硬骨鱼纲,这跟长枪可不是装饰,是正儿八经的实心货。长枪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乘风破浪,用来划开前方的海水,这也是为什么旗鱼的速度是海洋中的最快;二是攻击猎物,旗鱼会凭借自己灵活的游动用自己的长枪将猎物削晕,再一口将其吞下。

硬骨鱼类在海洋里都比较惨,基本上没有谁能够成为顶级霸主,旗鱼凭借对身体的“魔改”进化成为了游泳之王。虽然无法撼动虎鲸、鲨鱼之类的巨大霸主地位,但它成为一个小海洋霸主还是可以的。

旗鱼上颌骨向前突出形成的长枪

脆弱的童年

别看旗鱼成年之后罕逢敌手,几乎没有什么天敌,当它还是孩子的时候,日子过得可苦了,可以说谁都能欺负。

在繁殖季节,雄性旗鱼颜色艳丽,身上还会显现得粼粼的星状条纹,雌性则比较暗淡,腹部也更宽。旗鱼和大部分鱼类一样采取体外受精,雌鱼繁殖季节持续一个星期排卵每天10到20颗,之后雄鱼来给每颗鱼卵受精。雄鱼会在之后看护鱼卵,大概一周左右小鱼破壳而出。然后雄鱼就会完成自己的任务离开,留下小鱼自生自灭。

雄性旗鱼在繁殖期颜色艳丽

旗鱼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而且生活在亚热带到热带这片海域,这既是全球最富饶的海域,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海域。刚出生的小鱼没有小虾米大,为了摆脱不利的局面,它必须快速长大,否则就会沦落为别人的食物。

刚出生的旗鱼根本就没有任何体貌特征,标志性的上颌骨都没有长出来,整个鱼只有脑袋和身体,两颗大眼睛不协调地长在小脑袋上。小鱼会在一年的时间内疯狂生长,最后达到3米。

刚孵化出来的旗鱼非常小

然而就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会有许多变数,很多小旗鱼根本熬不过第一年。因为实在是长得太小了,并且还没有达到快速逃离的本领,因此成活率非常低。虽然一对旗鱼夫妇在繁殖期产下上百枚鱼卵,能有一两只长大,就是很不错的效果了。

同类相残吞食

小旗鱼的众多天敌里面,还有自己的同类。旗鱼是少有的会发生同类残食的鱼类,这是因为旗鱼是鱼类中的顶尖掠食者,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它们也不会成群结队捕食。

小旗鱼的天敌有很多

海洋学家以前观察到一群旗鱼围猎沙丁鱼群,以为它们是群居。事实上,它们只是恰好看上了同一群鱼罢了。旗鱼大部分时间都是独居,而且它们的食物也不局限在其他鱼类,什么乌贼、鱿鱼等软体动物它们也吃,甚至是小旗鱼也逃不过。

旗鱼吃掉小旗鱼的想法很简单,首先,这些小鱼会抢夺它的孩子的资源,不利于它的后代成长,秉承少一只小鱼自己的孩子就能多一份资源的想法,它对着自己的年幼同类痛下杀手。

海洋中的旗鱼

其次,如果这些小旗鱼长大了,就会威胁到成年旗鱼的生存,来和它抢夺资源,甚至还有可能争夺配偶。趁它还小赶紧消灭在襁褓之中,日后就会少一个对手。从人的角度上来看,这很残忍,然而这是旗鱼安身立命之道。它们就是这样冷血自私,独居让它们从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有人会问,旗鱼同类相残吞食,会不会哪一次父母残杀到自己的后代?

正在狩猎的旗鱼

海洋学家们很难回答,因为孩子一孵出来旗鱼父母就不知所踪,鱼类也从来不靠嗅觉,视觉也不怎么好,旗鱼父母很有可能认不出自己的孩子。但是呢,旗鱼的生活范围很大,而且每一次产卵的地方都不是自己经常活动的区域,这样做的目的恐怕就是为了避免遇到自己后代。不过凡事都有万一,不排除旗鱼会误杀自己后代的情况,毕竟小鱼也是会游动的,保不准就游到爸妈那片海去了。

旗鱼的活动范围很广

成年旗鱼之间也会有斗争,旗鱼一般不会吃掉成年个体,因为吃不下。由于它们自带武器,打斗的过程中就会有受伤的情况。旗鱼又是独居,受伤十分影响自己捕食,受伤对旗鱼来说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一般来说,这种独居的鱼类是很谨慎的,不会让自己受伤,所以在格斗的时候都会再三衡量,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就连老虎这样的顶级掠食者都会在对比性价比后放弃一些机会。旗鱼完全不管,它们对同类都是往死里怼。

被钓上来的旗鱼

科学家们发现,旗鱼很有可能没有同类意识,它们不认得这是自己的同类,反而将其视为潜在的威胁,不管对方多大。鱼类的智商在海洋里算是比较低的了,尤其是对比海豚这一类。它们更多的是遵循本能而非去思考一些问题。海豚能够通过镜子实验,说明它认得镜子里的是自己,有自我意识,也就自然而然能认得自己的同伴。旗鱼,或是其他鱼类,别说认清自己了,它们发起狠来同类都不算什么。

旗鱼捕猎的场面

所以旗鱼身上出现这么残忍的事情也算是情理之中,毕竟赢了的旗鱼可以成为海洋里的一方霸主,享受众多资源,在这样的诱惑之下,同类算什么呢?

终极钓鱼

人类捕食旗鱼的历史比较久远,《老人与海》里面就提到过,马林鱼是很多地方喜爱的食物,因此价格还不菲。老人希望这一条鱼能让自己赚一笔,可惜遇到鲨鱼打劫,马林鱼被啃得只剩骨架。

《老人与海》中老人捕的大鱼最后被啃得只剩下骨架

旗鱼生活在亚热带及热带海域,为了提升游速,旗鱼在进化过程中牺牲了下潜深度。旗鱼的身体扁平,这是为了减少游泳时的正面阻力外加长枪划开水路,这让它在海洋的浅层很无敌。可是狭窄的腹腔让它无法将更多的气体吸入肚子里,也就不能下潜更深。可以游到很远的海域,但是却不能游到很深的地方。不过有这样的速度已经没必要去深海捕鱼了。

旗鱼的游泳速度非常快

旗鱼独来独往,想要用渔网将其一网打尽几乎不可能。而且它长有尖锐的上颌骨,能够将渔网刺破逃走,因此想要获得旗鱼,得用钓的方式。国际上并没有明令禁止钓旗鱼,这也是人类的一种肉质来源。《老人与海》里面就介绍过,钓旗鱼得用很粗的绳子,鱼钩也要用大鱼钩,上面放上小鱼作为诱饵。钓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旗鱼跳跃,不然一个“标枪”就给人扎来了。

旗鱼也是人类的一种肉质来源

旗鱼的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DHA、EPA、钙、镁以及维生素D,鱼油含量的很高,在世界各地都有食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e834d733a9abd9b00553cd0affa6f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