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地下酷似象脚的熔毁炉芯,时隔多年为什么可能复燃?

2022-03-14     小黄侃科技

原标题:切尔诺贝利地下酷似象脚的熔毁炉芯,时隔多年为什么可能复燃?

切尔诺贝利的前世今生

1986年4月26日凌晨,从一声巨响之中,切尔诺贝利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性核辐射爆炸事故。该事故的发生源于在当时进行试验的工作人员判断错误,导致了这一次大悲剧。

核辐射

在当时,由爆炸引发的核辐射剂量已经超过了人类所承受的压力。此次事故导致了直接和间接的人员伤害,死伤无数,并且周遭大面积的环境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不仅如此,就算时隔多年,此次核辐射事故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切尔诺贝利》剧照

19年一部风靡全国的电视剧让切尔诺贝利进入到人们的视线,至此,人们对该地核爆炸了解不断加深。从影视中我们了解到此次事故所带来的灾害过大,而在现实中,切尔诺贝利被列为历史上十大核事故之一,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之大,比电影中展现的程度有过之而不及。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切尔诺贝利也因此被国际上评判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在此事故之后,切尔诺贝利以及周边地区也因此被废弃许久。该地有一处名为象脚的熔毁炉芯,其危害之大不可描述,那么时隔多年,为何象脚被传出还有可能复燃的消息呢?

核辐射带来的影响

核辐射所危害的群体主要是生物体,其危害在于核辐射可以利用自身所带的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进行内照射和外照射。其中核辐射放射性强,核辐射能够破坏身体机能,身体内的DNA、蛋白质以及其他的小分子都会受到破坏

“象脚”

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DNA。DNA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当核辐射破坏了DNA的结构,导致修复功能错乱或者修复失败,那么细胞将会发生改变。人类免疫功能下降,机能自我修复能力变弱,可能会导致癌症、白血病等病变。

象脚的形成与危害

象脚顾名思义是看起来类似大象的脚,但是在这儿并没有和大象挂钩的意思。比起大象踏实的形象,这个酷似象脚的熔毁炉芯所散发的能量让人特别的不安。

核电站的结构图

象脚如何产生的?在切尔诺贝利核爆炸发生之后,为了减免损失,政府方面采取了封锁设施,采用钢筋混泥土将污染物全部封锁住,以此来控制辐射,以防污染面积过大。而象脚是核爆炸之后熔毁的核燃料与炉芯的残骸。

“象脚”位置

在当时,运行超一年的反应堆储存了大量的核裂变副产物,当反应堆温度过高,核裂变加速发展,核爆炸发生。大量的高温物质向水一般蔓延,最终停在了底部的217号管道中,并逐步凝固,其形状类似于象脚

《切尔诺贝利》剧照

象脚形成后亦被称为“克雷姆”物质,此物质被誉为世界辐射最强的物质。且在当时爆炸后不久的日子里,象脚还处于高温状态,周遭的核辐射量达到了每小时散发出12000伦琴

这是什么概念?伦琴是辐照量的计量单位,人体测量仪上伦琴测量最高值为3.6,按科学家的说法来看,一个地方的辐照强度达到一万伦琴以上,三分钟之类人类必然死亡;若达到一万五千伦琴,两分钟之内该地人类将不复存在;若是只有八千伦琴,那么在短时间内就算不死也是重伤。可想而知象脚的危害有多大。

“象脚样本”

象腿复燃原因

核爆炸之后,为了研究象脚辐射危害还有多大,当时苏联政府还曾派团队对象脚进行取样分析。在科学家们的研究之下,发现象脚物质已经开始冷却,理想状态下,尽管象腿中仍还存在着许多有害物质,但经过时间的演化,这些有害物质终有一天会消失殆尽的

这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个毋庸置疑的好消息。当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就有这么好的控制效果肯定离不开有人站在背后默默的付出了。既然这些有害物质能够逐渐消散是个好事情,那么为什么还要担忧呢?

核裂变

刚刚说到了是在理想状态下,等时机成熟,这些有害物质就会消失,但事实是现实所受因素影响过大,所有象脚很有可能会复燃。其原因在于科学家们对象脚本身的辐射并不害怕,因为这些辐射量是可估量的,只要能估量就有办法抑制住象腿的危害。

可怕的是不可控因素——雨水。因气候原因,近几年降水量增加,雨水较多,雨水可能会入侵象脚的房间,象脚通过水和潮湿的空气,从而引发爆炸

装有0.55毫升重水

象脚通过水产生爆炸的原理用浅显的语言讲,主要就是因为核原料轴在裂变的时候会产生大中子,产生出的大中子又会和其他核燃料轴产生核反应,于是核燃料轴就会发生新一轮的裂变,接着又会产生出中中子。新中子的出现又会和核燃料轴产生核反应,与之再一次发生新一轮的裂变。就这样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的循环,该循环被称为链式反应

“象脚物质”

当核反应堆受控制时,它被称为核电站,不受控时就是原子弹,威力极其强悍。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轴核速度反应非常快速,这样的结果会导致中子和核燃料轴没有办法发生核反应,结果会导致爆炸的情况。

所以,为了避免爆炸,使核裂变受到控制,需要通过动量守恒原理给中子减速,让其与之产生化学反应。通常会采取重水作为减速剂

因为重水中含有氢和氧,重水中的氢分子可以作为抑制材料,起着慢化的作用,使重水能够减速至少2100倍。使链式反应能够慢下来,链条反应慢下来之后,所产生的中子也就会随之越来越少,所产生的链条反应又会更慢。又再一次的周而复始,直至再也没有新的链条产生,最终,象脚可以避免核爆炸。

通过科学家们的研究来看,象脚物质已经开始逐步冷却,意味着只要坚持,终会等到完全平安,不用担心的那一天。但事实却是在现实情况当中,人类总是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是不可控因素,若气候不好,降雨量增多,雨水加上潮湿空气和象脚的接触,必然会加速链式反应

一旦链式反应达到了某种临界值,核反应将会被重启,到那时候将会有一轮新的爆炸所产生。这就回到了开头我们所担忧的问题,象脚复燃将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在经历了这么多痛苦与折磨之后,科研人员们又投入了无数汗水和心血在保护人类、保护环境中。所有人都不愿意再一次的经历这样的磨难,更不希望象脚能够复活。

敬畏与发展

在19年切尔诺贝利的事件被搬到荧幕上时,网上一阵喧哗。人们的注意点终将是放在了这次巨大灾害当中,其中那些无名英雄为了避免灾害扩大而做出的牺牲,受害人在未来生活中所遭受到的巨大痛苦,我们无法共同感知那场核爆炸后周围数年万籁般死寂,所有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悲哀。

这些都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惨痛代价,这样惨痛的代价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未来核能仍然是人类重要的能源补给,但我们也要时刻记住保护环境,敬畏自然,强大的能源固然重要,但万物生命健康才是最有必要考虑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093332ae9945df8ef85019fc0953d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