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不输于其它任何一种体裁:同样可以“文以载道”

2022-05-19   作家方晓莉

原标题:网文不输于其它任何一种体裁:同样可以“文以载道”

(来源:作家方晓莉)

(《大国重工》作者:齐橙,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代表作:《工业霸主》《材料帝国》等为都市硬派工业类神作,像这类作品需要深厚的积淀,那么除了积淀以外,我们还应该注重什么呢?……
图片来源:上游新闻,《中国出版领域最高奖首次颁发给了网络小说!就是这部《大国重工》斩获中国出版政府奖》)

谢谢网友们的邀请,因时间关系,故进行选择性回答。

首先,谢谢知友“砚冰”的邀请,回答“真正热爱写作的网文作者是什么样的?”,俗话说,一个人的文字,可以看出这个人怎么样,同样的,提问也是如此。

所以,有个俗语,就是“文如其人”,至少从这个提问看来,我认为你本性应该是一个热爱网文写作的人,所以有此一问。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热爱,我想每个人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侧重点不同。

以我为例,这几年我写作的话,不算自媒体文或者其他类型文稿的话,大概是三百万字以上(其实只能是其中一部分网文,另外一部分网友,我没算……懒得算了。),手速一般,正常速度五千多字,慢点的话,四千多字,快的话,六千多字……在网文作者,码字速度,每小时一两万的,还是不少的,所以我这个速度,只能说是“勉强达标”。

(备注:橙瓜软件用的晚,这里是其中一部分资料,以及文字等内容。)

然而,写网文并不是只有看速度的,可别忘了,还有质量,所以我也见过一天只写两千字的作者,思考大半天,最后落笔几百字,完了又删掉,重写,大半个月后,告诉我,写了两千多字……前面不少字删掉了,甚至有时候写到半夜……这是极端的追求精致主义者,在文字上的精致,这种是炼“精品”的,倘若是在修仙网文里,那修的仙器肯定级别也很“高”,而且别看他们写的慢,但实际上内在的思考,已经推翻了很多次,只是很慎重而已……这类作者写到一定时候,码字速度会快很多,甚至也会达到每小时一两万字以上。

顺便提一句,宝巨大大的码字速度,也是练出来的,所以肯定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也会“质变到量变”,这都是正常现象。

所以,我个人觉得不能以码字速度的快慢,而去判断作者是否热爱网文

(因为最近没功夫,指导签约规则,不太有时间,所以暂时邀请码不放了。
虽然不管是否填写邀请码的人,都会问我,但我还是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时间问题,如果时间不够,一般就不放。)

其次,什么样的才叫做“热爱写作的网文作者”呢?

我前面说过,如果是我,自动代入“热爱网文的作者”,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除了是个作者以外,首先,其实我是爱看书的,包括网文

甚至这些年来,看了不少网文,原来我曾经写了个帖子,提及一天看网友,是百万字以上,一百几十万字可以看……当时,这个帖子被人喷了……但实际上看网文的人,很多人速度跟我是不遑多让,有的甚至比我速度快多了,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很多时候,网文看的是套路,熟悉的套路,你看的就快了,排除掉跳章的情况不说,网文的阅读速度尽管是“沉浸式”,但实际上它表达是比较直白的,即便相对含蓄的网文,它非常牵动你在人性方面的一些“认识”,所以吸引力比较强,而在我看网文之前,也阅读大量各种类型的书目,那时候网络还不发达,但在我交往过或者交道过的人当中,其他人看书速度还没比我快的……我不知道跟网上很多看书达人比起来如何,也许当初范围比较小的数据,但我在如今在网上阅读不少网文,然后我发现,我的网文阅读速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快。

所以我很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虽然我网文写作速度一般,但是,我看网文的这些“经历”还行,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我在番茄小说指导新人签约规则,一边告诉新人,签约需要哪些地方注意的,另外呢,我实际上是帮对方看主线,因为当时进入番茄小说比较早一点,虽然写的不算多,加起来,大概近百万字,但是,我却阅读了大量网文,那时候还非常喜欢分析网文市场,所以我就帮一些新人作者或者其他类型转过来的文学类作者或者其他“转型作者”这种,进行一些签约指导,多半讲的是规则,然后是帮忙看主线,告诉对方,正常来说,网文这边怎么样,比较容易签约,算是“手把手”吧,但实际上,只能算是“引路”,更多是我说明规则后,他们自己想得也很快,因为这样,一些作者顺利签约了,然后将自己认识的朋友原来不了解签约规则的,也来找我,让我帮忙看文……

看文这件事,其实很多大神都会干,可是我个扑街,我怎么看呢?……所以我是以读者身份看的。

一般来说,我是按照正常我当时在飞卢小说或者番茄小说看到的类型,进行对比,差不多就感觉,你这个主线是否明确,金手指怎么样,节奏如何……我更多是站在读者立场,而不是作者立场。

至于为什么不是站在作者立场上,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够成功。

(我原来阅读唐家三少作品的时候,发现其人作品解构是特别完整的,而且庞大。
这一点其实很少作者能够做到的,因为都不够完善,人物个性也不够丰富。)
而我倒是大量阅读了网文,唯有这一点,使我同其他网文作者区别开来,其次我比较关注网文市场。
所以我会从网文本身,网文市场,以及作者要签约的平台,三方面去考虑,然后进行主线的分析,等等。
(当然未必都是看主线,有的就是文风或者视角要转,不一而足。)

正常来说,我所遇到的作者,文学方面转到网文的,跟我原来情况有点像,总是拗不过一个“正”字,都是正儿八经,所以我以前一个朋友说我适合写“正剧”,但实际上,要写正剧是可以的,但一定是需要打磨的,而打磨不来自于抄袭,以我个人而论,我还是觉得“文以载道”。

所以我写网文出现一种情况:

我能指导他人签约,说明什么情况比较好看,但我自己未必会写,这并非我对他人不负责,我只是会说明,一般网文市场是怎么写的,你自己想一下……然后对方给自己的创意。

但是在我自己这边呢,我始终觉得,“我要不一样……”,然后非常尴尬……我写出来的“正儿八经”,一些人觉得“累”,“看不懂”,“深奥”,或者就是觉得看不下去了,我当时还很生气,唉,这些人,怎么不练练文学呢?……嗨,我自己如今也不过网文作家,虽则也写过剧本,也发表过文章,可如今作为网文作家,我也没火,仍旧是扑街,跟人家谈文学,我配吗?就这水平……所以,真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我自己的尝试当中很容易发现,我能够指导他人签约,告诉别人网文怎么写才好看……可到了我自己身上,我却执着地在“文以载道”上面,觉得非要表现一个“宏大”的主题不可(一直在研究这个。)……

然而在我自己阅读大量小说中,是什么情况呢?……我就是阅读好看的小说,我看网文,喜欢不喜欢,好看不好看,我会不会坚持追,所以想要“文以载道”第一要点在于如何吸引人。

而我如果觉得一本书写得过于深奥或者枯涩的话(不是网文的类型,比如哲学书之类的,倒是可以,工具书也行。但网文如果是想要传播性广,时间有限的话,还是得考虑吸引程度,通俗性等,让人看得懂。)……或者用很多文学式语言表达,或者“挂羊头卖狗肉”,表面套路,实则还是推销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而不是真正的“文以载道”(而不是如何表现出一个主题,体现出文以载道的意义或者价值……),这就四不像了。

而是我一直肤浅地想要表达“文以载道”,却忘记了,文以载道是人性的本身,也是创作本身,其实不需要这么刻意。

它可以自然达到。

因为任何一种文体,或者形式,肯定会表达你的思想。

所以它是自然的流露。

所以本身,就已经有了一个“文以载道”这个概念,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某种形式或者文体去表达。

这个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你无须“文以载道”+“文以载道”,好比禅宗里的,“头上加头”,定义当中再加定义,那会显得“复杂”。

你可以当它是个命题一样,你所要做到的,就是如何表现,如何表现得精彩。

那么,你的文,所承载的道,才能被他人得知。

所以,网文作者要不要文以载道?

要,但是,如何文以载道?……它不是刻意的表现,它作为一个命题,你所要做的,就是将其如何的表现,才能显得好看,然后传播你的“道”。

这不是刻意的,因为它是人性的“凸显”。

而它要是好看的,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或者体裁,要好看,才能帮助你去表达,你想要表达的“道”。

以上,是我想表达的两个内涵:

第一,热爱网文不在于手速,它可能快,也可能慢,无论“质变达到量变”还是“量变达到质变”,这都是网文作者们的“必经之路”,或许选择不同,但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别说,现在网文小说,走向国际还很多的。

(来源:光明网,《光明时评:中国网文让法国人也上头,穿透力来自哪?》)

第二,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无论是看网文多,还是写网文多,但都少不了一点:归纳和总结,明白网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题材,才能真正做到你想要的“文以载道”,你才能把它写得好看。

换言之,网文和其他任何文体一样,都值得尊重和研究。

而任何一种文体或者表现形式,当你去写作的时候,本身可以表达你的思想,是存在内涵的,也可以传达你想要表达的内容或者思想意义,因此不必刻意去表达

你所要做的,就是将故事写的好看,而你要表达的内涵,自在其中

那么如何达到你想要的“文以载道”,有的人可能会写的居多,有的可能会看的居多,但不管是看的居多,还是写的居多,都少不了归纳和总结,你在梳理中,逐渐明白,网文也需要尊重,网文同样也可以表现出“道”的内容。

我想也许到了这样的程度,你总算对自己内心的“热爱”,有那么一点点,“交待”了吧。

顺便提一下,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网文成神必备:十里剑神信心,唐家三少坚持,郑明明对兴趣的执着》,关于网文分析市场,我原来有研究过一些,最近写的较少,然而我还是在关注这一片市场。

希望与更多文友们,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