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九章》
提起曹雪涛,真可谓是年少有为,他41岁成为中国工程院的院士,2017年担任南开大学校长,同时还是免疫学会秘书长和最牛博导,是无数肿瘤免疫领域研究生心中的偶像。然而在2017年,这样优秀的学术界重量级人物却被"美国的方舟子",曾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助理研究员的伊丽莎白比亚克博士质疑学术造假,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轰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年少有为,学术界的大鳄
1964年,曹雪涛出生于山东济南,自小就是学霸的他一路光环加持,在1981年17岁的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第二军医大学学习,并先后取得医学学士、博士学位。
26岁博士毕业的他凭借个人的努力一直留在第二军医大学任教,就职仅仅两年就被学校破格提升为医学教授,成为当时学校里最年轻的教授。在2005年,41岁的他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同时还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他来到985院校南开大学,担任南开大学校长。
曹雪峰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炎症的基础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应用研究,并且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他曾多次获得荣誉表彰,发表了SCI论文230余篇,引用了一万余次,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获得国家II类新药证书2个。
不论是在科研还是在教育上,曹雪峰院士都可以说是一路顺风顺水,成绩斐然,他甚至还是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然而在2019年,伊丽莎白比亚克博士社交网络上发文质疑曹雪涛院士论文造假,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样一位学术界的重量级人物被质疑论文造假,有很多人感到无比震惊,并惊呼"这瓜大到不敢吃"。美国方舟子"的质疑
方舟子所谓何人?方舟子曾在网络上揭露并痛批一些文学抄袭和造假,而今天这位"美国方舟子",专门质疑学术造假。伊丽莎白比亚克博士曾供职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她在2016年就辞职专门调查各类论文图片异常问题,质疑各种学术造假行为,被网友们称为"美国方舟子"。
伊丽莎白比亚克博士质疑曹雪涛院士学术造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认为在曹雪涛院士曾经发表的20多篇论文中,出现了许多图片"不当复制"的现象。
伊丽莎白比亚克博士的质疑在网上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而在这时,中国方舟子也赶来"吃瓜",发表自己的意见。他甚至毒舌地指出:"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也是用PS代替做实验的高手,至少有18篇论文被发现数据造假。面对这些质疑和舆论的压力,曹雪涛院士表示自己去了上海实验室,一定会把这件事调查一下,给大家一个答复。这件事带给学术界的震撼太大,很多人对这件事的反应激烈,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就像屈原说的"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大家都希望曹雪涛院士可以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舆论冲击,用实力证明
曹雪涛院士学术造假的事在网上引起网友们的热议,可当我们回顾曹雪涛院士的一生,看到他卓越的贡献和斐然的研究成果,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是一个能力过人的超神学霸,他的很多研究成果可不仅仅是一个PS就能造的了假的。
17岁就能考入第二军医大学,26岁取得博士学位,即使放在现在,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难以完成的。即使作为精英人才留在学校教书,他的成绩也不是一蹴而就。他从学校讲师做起,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主任。
他还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两项,他培养的12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这些成就,这些贡献,真的不仅仅是一个PS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个PS就能完全否定的。
在曹雪涛院士被质疑学术造假时,国家也开始调查这件事的真伪,曹雪涛院士也积极采取行动展开调查,但目前的调查结果还不能认定曹雪涛院士就是使用PS来进行学术造假。
擦亮双眼,明辨是非
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生活越来越方便的同时,消息的过度传播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很多信息没有通过证实真伪就在网上肆意传播,即使现在还没有人能十分确定地证明曹雪涛院士学术造假,很网民们却在网上反应十分激烈。
教育和科研容不得半点虚假,两者都是非常神圣的事情。如果学术造假的信息被证实是真实发生过的,我们或许会对这个看似光环加身的学霸的造假行为表示不屑甚至出言讽刺,而他也将跌落神坛;如果这件事是假的,一些我们觉得不痛不痒的言论或许就会变成尖刀刺伤当事人的心,也会让许多人因此感到寒心。
任何一个科研项目,背后都藏着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废寝忘食,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因此,面对这些真假难辨的信息时,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应该多一点包容,多一点耐心,擦亮双眼,明辨是非,相信真相,不要做雪崩前的那一片雪花。
在被质疑学术造假后,面对风雨来袭,曹雪涛院士依旧岿然,他表示:"我将以此作为宝贵的学习机会,不仅在促进科学进步方面做得更好,而且在维护科学的准确性和诚实度方面做得更好。科学研究弄不得弄虚作假,不论真假最后一定都会有一个结果,现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日后的研究中更加严谨认真。
对于曹雪涛院士来说,这次被质疑学术造假的事件无疑对他的事业来说就是一道坎,或许他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会给自己带来如此巨大舆论的压力和质疑,不知曹雪涛院士能否挺得过这一段时光,继续自己的科研之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