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东湖之滨,有人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番景象:一个60多岁的男人,推着一个老人,冬天的时候,坐在轮椅上的人,还会裹着厚厚的棉被。
60多岁的男人,在安顿好在轮椅上的老人之后,就拿出音箱、麦克风,还有二胡,面对着轮椅上的人又唱又跳。
这番景象总能引得路人关注,人们有的说他们是挚友,也有人说他们是父子······
人们不知,16年,5800多个日夜,24小时的守候,他们却只是病人和护工的关系。
护工叫黎成林,16年前因听村里的人说,在大城市照顾病人都能挣钱,就拿着被子卷来到大城市。
在医院等了很多天后,才收到了第一份工作邀请:照顾一位已经被判定为植物人的病人。老黎当时也没多想,就接下了这份工作。
老黎从照顾病人第一天起,就和他在病房同吃同住,晚上就睡在病床边的折叠床上。除了穿衣、洗漱、吃饭,老黎还要给成明翻身、清理大小便。老黎刚接手时,病人的病情不稳定,不断地咳嗽,痰喷了一墙。老黎就随时用吸管帮成明吸出喉咙里的痰,最频繁时十几分钟就要吸一次。
早上4时30分,老黎起床做饭;每天,老黎为病人擦三次身,换三身衣服;晚上,老黎每两个小时为病人翻一次身;只要天气好,老黎会每天用轮椅推着他外出漫步。
在一次与病人爱人的谈话中,老黎得知,病人很喜欢音乐,老黎把这些话记在心里,抽空自学了二胡。起初,老黎也没觉得二胡能有什么作用,只是觉得慢慢的一天,总得和病人做点什么。
2011年春节前的一天,老黎陶醉地拉着二胡,吸引了一位在附近唱楚剧的老人,两人一个拉一个唱,唯一的“听众”突然笑了。这是病人昏迷后第一次笑,这让老黎激动得想哭。
管床医生后来告诉老黎:“你的陪护和音乐给了病人一种环境刺激,这叫音乐疗法,对他有帮助。”这让老黎对照顾成明更有信心了。老黎为了学唱歌,常在医院捡一些旧杂志,把歌词和曲谱抄写在杂志上。如今,他已为病人演唱了2000多首歌曲。
老黎与病人无法正常交流,每次只有在老黎唱歌跳舞时,蜷缩在轮椅上的病人,才会通过嘴角微微扬起,与老黎“互动”。
有人赞誉老黎:“在东湖,黎师傅唱得不是最好的,但黎师傅是最动情的。”老黎笑笑:“我只为他一个人唱,他感觉好就好。”
16年过去了,病人已经成了老黎生命的一部分,按老黎的话来说就是“回家一晚也挂念他”,
有人问老黎:有一天病人恢复了意识,见到了你,你是不是很高兴?老黎自豪地说:“他早就认识我了!”
老黎的故事被媒体挖掘后,有人高薪聘请老黎,但被他拒绝了。如今,老黎拿着每天160元的工资,依旧在勤勤恳恳的照顾着这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亲口对他说声谢谢的人。
有人说老黎傻,一不图挣得多,二还不知道这个病人什么时候能醒,把自己的后半辈子都给一个看不见回报希望的人。当然,也有人夸赞老黎。老黎觉得,他这辈子很成功,自己虽然不容易,但却活的很快乐。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超级英雄,但更多的,还是像老黎这样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洗刷着社会上的浮躁气息,给这个社会输送这正能量,也传递着人间本该有的爱。
很多人看过老黎的故事后,非常感慨,面对一个无法交流,没有血缘的植物人,16年如一日,拿着微薄的收入,这得是内心多么纯净,才能如此坚持啊!
其实,老黎能如此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把钱看的很淡。老黎十多年没买过鞋,穿的都是病人儿子淘汰下来的鞋,每月只从妻子那里领100元生活费,病人家里包吃,他只是每月买些不贵的水果,就算是给自己的奖励了。
因为内心没有对物质过高的追求,令他内心很平和,物质也没有蒙蔽他善良的本性。所以,他身上散发出的光,才不污浊,在这个五浊恶世中,老黎这样的人才会显得更加的珍贵。
愿好人,一生平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a4cb01900d9ec1a09c68ff3fe7d64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