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大儒不正经,用谜语调戏女学生,女子含羞不答,他笑道:不敢说

2023-12-08   一画书画

原标题:此大儒不正经,用谜语调戏女学生,女子含羞不答,他笑道:不敢说

自打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后,男女之间的社会地位天平逐渐向南方倾斜,而且越到封建社会的末期,男女之间的地位月悬殊。特别是明清两代,女性地位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但是辛亥革命以后,女性平权的思潮越演越烈,直到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表面上已经和男性相差无几。不过大楼不是一天建成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也不是一场辛亥革命就能植入人心的。男女平等思想的起源应该要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那个时期正好有一波思想解放的小高潮。小编无法全面分析男女平权的思想是如何萌芽的,但至少可以肯定这一思想萌芽跟明朝大儒李贽脱不了干系。

李贽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祖籍福建泉州。祖上耕读传家,李贽自幼天资聪颖,加上父亲的悉心教导,李贽的学问很小就被乡邻认可,时人都认为李贽日后必当大官,但其实李贽并不是一个尊崇儒家思想的读书人。他喜欢独立思考、抵触教条主义,他认为儒家思想束缚了人的天性,更重要的是他提倡功利主义,认为贪图名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这些观点跟儒家的中庸之道格格不入,倒是很符合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主流思想。

很明显李贽在当时的社会是个异类,不仅如此李贽在男女平权的问题上也跟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他常常为女性权力奔走相告,看不惯社会上欺压妇女的不平之事。对于长期受到压迫的女性群体,李贽给予深深的同情。他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认为女性也有权利接受文化教育,而且女性在读书识字上面的天赋并不比男性弱。李贽认为男女之间在智力方面并不存在先天差异,女人弱势完全是后天环境造成的。

李贽倡导女性权益,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将这一理念付诸了行动。作为当时的大思想家,李贽招纳门生不分男女,而且对女学生特别重视。李贽教学的方式也很特别,他漠视儒家教派的繁文缛节,儒家要求学生走路要慢、说话要轻,他则要求学生迈开双腿、放声说话。为了鼓励学生放开胆子、解放思想,他经常用一个谜语来取笑学生: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公公拉着媳妇手,孩子打破老子头。

这个谜语很简单,很多学生都会,但却摇头不答,而且有些女学生脸上还略露羞涩之情,然而李贽却笑道:“你们不是不会,而是不敢。成大事者,就要敢想敢说敢做,如果被世间规矩所缚,长大后必将一事无成。”最后李贽揭晓谜底:皇帝老子去偷牛,是君不君;满朝文武做小偷,是臣不臣;公公拉着媳妇手,是父不父;孩子打破老子头,是子不子。李贽为自己的思想观点付诸行动,虽然在当时那个大环境下可能掀不起一点波澜,但男女平权的思想萌芽已经植根到他的弟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