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学会包饺子
五六年级会做两菜一汤!
今年秋季开学
“劳动课”可谓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新学期开始
劳动课已经写入了
不少学校的新课表
一些中小学还在“开学第一课”
安排了种菜、收割、做饭……
图片来源:“今日余庆”微信公号
开学第一课
从种菜、收割、做饭开始
根据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
如今新学期正式开始,不少中小学的开学课表中“劳动课”正式入列,一些学校将“开学第一课”搬到农田里。
据媒体报道,8月29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龙泉街道龙泉小学的同学们迎来了“开学第一课”——劳动实践教育课,内容包括学习种菜等。
浙江省湖州市多所中小学把清洁卫生、农业生产劳动、公益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品质以及基础的劳动技能。
在贵州余庆,当地开学第一天,大乌江镇凉风小学把“开学第一课”搬到了稻田里。当地农户为同学们讲解示范割稻谷、打谷子的步骤和技巧。同学们通过收割稻谷、打谷子、背稻谷、拾稻穗、晒谷子等实践,了解农民种粮的艰辛,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8月30日,福建漳州把部队野炊技能搬进校园,身穿迷彩服的退役军人在漳州市龙海区程溪镇下庄小学,教同学们挖灶埋土、淘米煮饭、洗菜配菜、生火点灶等技能。
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指导学生切菜。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校园增设劳动基地
劳动课成了必修课,课堂肯定不能只限于传统的教室。
从各地的探索观察,不少学校在校园内开辟了小型菜地、稻田,有学校开设了烹饪教室等,还在教学楼楼顶开辟了“空中菜园”。
这个新学期,南京游府西街小学的校园里多了一块200平方米左右的农耕园。园内有果树,种上了大豆,并设计了印有各种瓜果蔬菜图片的铭牌。
除了农耕园,学校还特别开辟出四间劳动教室,包括木工教室、编织教室、陶艺教室以及烹饪教室,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各种工具。
当然,除了校内开辟劳动教育场地,不少学校还在校外选定劳动基地。
河北衡水利民路小学创设的“耕读苑”劳动基地,各班学生自己设计班牌,查资料,选择农作物种子。金莉莉 摄
领悟劳动的价值
关于劳动课,不同年龄的人有着不同的回忆。
新的劳动课到底学点啥?依照劳动课程标准,课程安排是渐进式的,即随学段晋升难度逐渐增加。比如,一二年级要能择菜洗菜,三四年级煮鸡蛋煮饺子,五六年级煎鸡蛋炖汤,初中设计三餐食谱等。
一些地区也列出了更详细的劳动技能清单。8月25日,浙江杭州市教育局出台《杭州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清单》,清单详细列出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家庭劳动明细。
图片截取自《杭州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清单》
例如饮食方面,小学一二年级要学会刨水果皮、剥鸡蛋、剥虾壳等;
三四年级会包馄饨、水饺,煮鸡蛋(羹)、水饺;
五六年级会简单烘焙,以及烹制一荤一素一汤或两道当地传统菜肴、特色美食。
“劳动课程新标准强调实践性,要通过学生亲自去参与、体验。不是去学,而是要上手去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落实劳动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调。
储朝晖称,劳动课本身要和生活密切结合,包括生产劳动、生活劳动、为他人服务等等,范围很广,落实劳动课程要与生活密切结合,劳动主要价值是一个人正常成长,通过劳动教育使人获得正确的劳动观,中小学生劳动课教育要准确定义劳动的价值。
来源 | 中国新闻网、农民日报
编辑 | 宋嘉诚
编审 | 许蓓
监制 | 杨斌
垄上行视频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