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来的皇位:行事风格诡异,让人捉摸不透的嘉靖皇帝昏庸么?

2021-12-31     军情一线

原标题:捡来的皇位:行事风格诡异,让人捉摸不透的嘉靖皇帝昏庸么?

在明朝历代皇帝中,明朝中期的嘉靖皇帝是统治时间较长的一位,其行事风格异常诡异,让人捉摸不透。善用诡计和谋略来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气息,在嘉靖统治下的明王朝,虽风波不断,却未经历大风大浪。

嘉靖帝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并非皇储,正德十四年(1519)兴献王去世,年仅12岁的朱厚熜袭为兴王,接管兴府。正德十六年(1521),明武宗驾崩,因膝下无子嗣以及"兄终弟及"的原则,武宗的母亲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便商议,由武宗堂弟朱厚熜作为皇帝继承人。

一个没有受过皇室教育的藩王子嗣,就此作为皇帝中"插班生",进入了明王朝的政治舞台。

这位插班生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即位不久,初入皇家舞台的嘉靖,就与群臣吵得不可开交。嘉靖帝与武宗旧臣就武宗的谥号及生父封号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之久的争论。旧臣认为遵照先例,嘉靖应该改认伯父为爹,亲爹改认为叔父。嘉靖不肯接受这样的作法,双方就一直僵持着,嘉靖想要拉拢部分重臣,奈何他们不愿,定要遵从旧例。

最后嘉靖三年(1524),双方多次较量后,嘉靖帝略施计谋,一部分反对者被当廷杖责,起到了杀鸡儆猴之效。嘉靖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最后,这场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事件,以嘉靖帝的胜利告终。

大礼议事件后,嘉靖帝的威严不再有人质疑,树立自己皇位的正统性,加强了皇权专制。当然嘉靖帝并非是只懂得一点小聪明的皇帝,嘉靖在统治前期,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嘉靖效仿太祖、成祖施行"新政",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力图革去先前的弊端。

完善内阁制度,推行制度改革。

明太祖时期初建内阁体系,直到嘉靖帝时内阁制度才成体系,有了正式名称、办公地点、下属人员等。其内阁大学士也从五六品官员提升到二品,甚至一品,内阁逐渐完善成型。嘉靖帝在位前期还大力推行改革科举制度、革除外戚世封、罢天下镇守中官等,其效果也十分显著,多有赞美之声。

明朝名臣张居正就对嘉靖整治学政的措施高度赞许,说到"臣等幼时,犹及见提学官多海内名流,类能以道自重,不苟徇人,人亦无敢干以私者。士习儒风,犹为近古。"

嘉靖帝为了塑造自己帝系正统,大力变革祭礼,郊、庙等祭祀场所大量兴建,却也是劳民伤财之举。

在北京城四郊新建了地坛、日坛、月坛,将整个北京城被放置于一幅八卦图之中。同时祭礼改革也导致了官僚内部的权力斗争,对嘉靖帝后来的为政作风有深远影响。除了兴修祭祀之所,嘉靖还修建了大量宫殿、陵墓,以及内阁阁房,实乃劳民伤财之举。

嘉靖十分重视教育,尊崇孔子,近30次拨款在全国各地兴建书院。嘉靖在位期间,白话小说和戏剧都非常繁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人、思想家、哲学家。《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这期间整理出版,《宝剑记》、《浣纱记》等经典著作也是在这时代创作的。

重视文化教育的嘉靖,文学素养较高,酷爱读书,诗词也写得较好,这是历代帝王少见的。

嘉靖在位的明代中期,商业空前的繁荣,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的时期。这时期嘉靖经济措施为"恤士民、赈灾荒,振灾耕、励蚕桑,振经济、兴市场,理河道、修堤防。"

水陆商通的四通八达,全国崛起了许多商业城镇。但商业的兴盛,也激起包括皇帝及权贵的贪欲,皇帝兴大工,权贵对民间商业的重税剥削,最后导致到了嘉靖后期,原本兴盛活泼的商业大为萎缩。

嘉靖对内为政有功有过,只是随着各个措施的施行,皇权越来越集中,又由于内阁无能臣推动改革,在嘉靖后期,嘉靖从锐意进取转向消极荒殆。

在对外政策上,嘉靖帝则以"御外侵,修边墙;抗倭寇,安海疆"为主要措施。

嘉靖在位中期,蒙古部落强盛,屡次率军骚扰内地,但边防将领却克扣军粮来贿赂内阁大臣,将士们饥饿疲惫加之厌倦战斗,常常发生哗变。哗变爆发使得明朝本不安宁的边境,更加容易被外敌入侵,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军就曾长驱直入北京郊区,烧杀抢掠数日,史称"庚戌之变"。东南沿海的海防十分空虚,时常被倭寇侵犯,沿海军民死伤惨重,最后奋死斗争、军民齐心才得以战胜倭寇,期间涌现了胡宗宪、戚继光等著名抗倭将领。

嘉靖帝偶然捡来皇位,作为插班生,成就似乎中规中规,前中期曝光率较多,后期则更多是无为。虽重文化、兴教育,却又大兴土木,且御外敌不力。在嘉靖在位期间,特别是"嘉靖中兴"之后,皇权越来越集中,而繁荣的商业,更是激发了他的贪欲,以至于后期嘉靖的醉心于权力而渐渐沦为昏庸无能的坏头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13488522_121093388-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