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取向和其能达到的效果依赖于它所处的时代,艺术家是他们时代的产物。
最高级的艺术形式是那种能有意识地将当代问题千百倍放大的艺术……最非凡的艺术家是那在如同急流猛瀑的生活中不同流合污,用他们的双手和心脏牢牢抓住时代智慧的人。”
——Richard Hulsenbeck
Can you hear me?/Christoph Wacher,Mathias Jud
正如艺术家Richard Hulsenbeck所说,互动类艺术的崛起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科技、社会、文化,皆在促使这一切的悄然发生。时间回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欧洲为中心的艺术世界已经孕育出“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趋势,新媒介艺术中的互动理念与实践逐渐蔓延。
Rock Print/Gramazio Kohler Research,ETH Zurich
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激浪艺术,艺术家Dick Higgins提出“跨媒体”(Intermedia)这一观点,不同流派之间进行各种跨学科艺术活动。
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益于VR技术的发展,互动已从现实世界过渡向虚拟世界。
Uniview/SCISS,Ars Electronica/Christopher Sonnleitner
20世纪80-90年代,以互动媒体艺术为导向的重要展览与博物馆应运而生,如 ZKM艺术与媒体中心、奥地利电子艺术中心(Ars Electronica)、ICC媒体艺术中心、V2与荷兰电子艺术节(DEAF)。
它们标志着互动类艺术的繁荣发展,它们也在书写一套新的艺术史叙事,基于技术的融合,携带着“跨界”的基因。
ZKM艺术与媒体中心
ZKM建筑外观
德国的ZKM艺术与媒体中心于1989年成立,由海因里希·克洛茨(Heinrich Klotz)担任创始理事。ZKM是一个将艺术观念与面向未来的技术相结合的机构,将与艺术相关的方方面面进行汇集,包括艺术,科学,文学,表演,政治,经济等。
ZKM内部
《今日美国》(USA TODAY)曾将ZKM评为“在数码艺术中沉浸自我的十大坐标之一”,德国国际广播电台(Deutsche Welle)亦将ZKM位列“你值得了解的十座德国博物馆”,要知道全德6500家博物馆,这已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了。
ZKM跳脱艺术品市场的禁锢并在跨学科领域建立联系,展示和推动着艺术与媒体的发展。
ZKM展览现场
ZKM表演现场
ZKM讲座现场
奥地利电子艺术中心
(Ars Electronica)
BCI by g.tec media engineering GmbH
“艺术,技术,社会”是奥地利电子艺术中心(Ars Electronica)的核心关注点。第一届览会始于1979年9月1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20位艺术家和科学家齐聚林茨,讨论数字革命及其可能。
Ars Electronica Center,1996
起初的Ars Electronica很小,但具有开创性,发起人是奥地利广播公司(ORF)的地区工作室总监Hannes Leopoldseder,参与者还包括电子音乐家、音乐制作人以及物理学家,他们对与未来有关的一切充满热情。
Drone 100/Inter
奥地利电子艺术节拥有强大的自驱能力,它在1987开始颁发电子艺术大奖(Prix Ars Electronica),1996年成立了未来艺术实验室(Ars Electronica Futurelab)。
Kepler Gardens Campus JKU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先驱者已将Ars Electronica变成了一个创新的生态系统,享誉全球。
今年的主题为“In Kepler’s Gardens”,这是一次衡量“新世界”的旅程,也是一次穿越“开普勒花园”的旅程,这些花园位于林茨Kepler Gardens Campus JKU和全球其他120个地点。
凭借本地物理事件和全球联网事件的同时性和双重性,Ars Electronica将再次成为令人兴奋的互动实验室和实验原型。
Ars Electronica2020: In Kepler’s Gardens
ICC媒体艺术中心
东京ICC新媒体艺术中心是位列德国ZKM、奥地利电子艺术节之后全球第三大新媒体艺术馆,也是亚洲第一座。
ICC自成立以来不断在媒体艺术作品中引入领先技术,包括虚拟现实和交互式多媒体,通过促进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之间的对话,连接全世界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成为网络和信息交流的又一个中心。
Eye-Tracking Informatics,MIKAMI Seiko
ICC的展类分为两种:一是“开放空间”(Open Space),该展览系列在免门票区举行,统合ICC的所有功能(包括视觉档案库HIVE)并介绍媒体艺术作品和当今媒体环境的其他表现形式;二是年度展览,策划的展览常与社会议题息息相关。
Rediscovery of anima
Installation view
V2_与荷兰电子艺术节(DEAF)
荷兰电子艺术节(DEAF)是一个国际性的跨学科艺术节,由荷兰的一群年轻艺术家组成的V2_于1994年至2014年之间每两年或更长时间举办一次。
DEAF是关注艺术和媒体技术的最重要的国际艺术节之一,它于1987年以“不稳定媒体表现形式”的名称问世,并于1994年更名为DEAF。
DEAF的特色是针对艺术,技术,科学和社会的广泛计划,内容涵盖大型艺术展,音乐会,表演,研讨会,讲习班和学术研讨会等。
DEAF展览现场
DEAF2007作品Soft(n)
自2012年以来,DEAF一直独立运营,2014年,新学院成为鹿特丹的主要合作伙伴,可惜的是,2014年版是他们最后一次组织。
虽然DEAF停息了十几年,但V2_却一直活跃,也在为科技艺术及互动实践注入新的血液。DEAF早在2007年就在展览主题中表明了自己激进的态度:Interact or Die! (不互动即死亡!)
DEAF2014海报
V2数字之夜现场,2020
3x3 series,Isaac Monté
互动类艺术接下来的走向势必与网络和人工智能不可分割,依旧携带着“跨界”的基因,以更大的心量去关注更大的议题,电子艺术节的艺术史也在逐年续写,它们的活力昭示着一个复杂且足够令人期待的未来。
附:四个机构/电子艺术节及V2_的官方网站
ZKM:https://zkm.de/en
Ars Electronica:https://ars.electronica.art/news/
ICC:https://www.ntticc.or.jp/en/
DEAF:https://deaf.nl
V2_:https://v2.nl/organization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