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的神话人物,我最喜欢的有两个,一个是孙悟空,另一个就是哪吒。
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性:反叛。
悟空是天地精华孕育而成,没有后台背景,“光脚不怕穿鞋的”,所以闹地府、砸凌霄宝殿,反叛得比较彻底;
哪吒有生身父母、兄弟,之后闹海屠龙、削肉剔骨还父母......
相比孙悟空,哪吒有作为人类的生活背景。所以他的反叛,更“接地气”,更有“人味”。
前几年,一部《大圣归来》骗光了观众的眼泪。
如今,《大圣归来》原班人马,又带着《哪吒之魔童降世》,重新燃爆这个暑期档!
以颠覆重塑中国神话宇宙
作为IMAX首部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经点映就收获了超高口碑。
网友纷纷评价:
“逆天之作”;不接受反驳;“高水准”、“成熟”、“优秀”。
都是对这部暑期国漫的评价。
但是在预告片发布之初,大家却并不看好这部影片,原因大概和哪吒的形象有关。
如果哪吒被设定成头顶锅盖刘海、化着烟熏妆、走路两手插裤兜、满脸写了一个大大的丧,痞气十足,整天一副吊郎当游手好闲的样子······
那是怎样一个哪吒呢?
哼着"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这就是最新的3D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导演为我们展示的哪吒形象。
而这个和我们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哪吒。身上其实就代表了,导演想要颠覆中国神话宇宙的野心。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有轻度剧透,不想被剧透,可以看完电影再读~)
先看故事:讲述了天地元气孕育出一颗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让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
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所以元始天尊启动天劫咒语,3年之后天雷可将魔丸摧毁。
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
不再是好人一路打怪升级、迷途知返的中国传统神话路子,而是变成哪吒如何打破自己“魔丸”命运的故事。
不仅剧情颠覆,连人物形象也来了180°的大转弯。
传统故事里的哪吒和敖丙,一个勇敢善良,一个作威作福,因闹海一事势不两立。影片中的哪吒和敖丙,却成为了惺惺相惜的命运共同体。
一向以反派形象出现的敖丙,也终于帅了一回,化身为温润如玉的龙二代,魔丸投胎为哪吒,灵珠投胎为敖丙,两人亦敌亦友的关系成为了影片最大看点。
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也一改往日仙风道骨的形象,成为了大腹便便的快乐神仙,坐骑竟然是一头猪。
向来是背景板的哪吒母亲殷夫人,也成为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
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虽然改变很大,但成为了本片的笑点担当。夸张大胆的人物风格,增添了很多喜剧色彩。
当然,颠覆最大的,还是数我们的哪吒。
提到哪吒,师承太乙真人,又受女娲庇护点拨。虽然犯错,杀了龙王三太子,可正义、善良、勇敢的形象还是一直深入人心。
可电影中的哪吒,从一出生开始便背负着“毁灭世界”的预言。虽是魔丸转世,哪吒并非一出生就魔性大发,他也曾白纸一般单纯无暇,但偏见摧毁了他。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桥段:第一次从家里跑到街上的哪吒,想与一个小妹妹一起玩踢毽子,但人们发现他后,惊恐地大叫,几个小伙伴也拿东西掷他,他们认定哪吒就是一个魔童。
没有亲人陪伴,没有朋友玩耍......哪吒心中不快、不满、不爽,但沉重的命运枷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周遭所有人的排挤,又将他牢牢困住。
他由此作出的选择是:行,既然你们认为我是妖怪,那我就老老实实地当妖怪。
他调皮捣蛋、破罐子破摔、为非作歹、惹是生非。时不时就要出街捣乱一回,让陈塘关鸡犬不宁。而最终大战来临,曾经被众人唾弃的小屁孩却要承担起拯救众人的责任。
正与邪的黑白颠倒、悲壮与救赎,也许,这才是最真实的哪吒。
大部分神话故事,都免不了将主角形象“神化”,赋予他尽善尽美的人格和一个小小的缺点让其迷途知返。
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哪吒“人化”,让他成为优缺点并存的角色。如此一来,哪吒的人物弧光更为强烈。
反叛内核下的自我觉醒
生而为魔,那又如何
反抗所有命中注定
打破一切是非定义
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世人误解,就独自对抗世界
生来孤独,唯有倔强成长
我命由我不由天
……
以上这些话,光是读着是不是都让人热血沸腾?
这些台词,都是出自影片中的人物之口,而这些台词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词:反叛
银幕中的哪吒形象,从来都是叛逆不凡的代名词。
古早动画《哪吒闹海》中就塑造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英雄,他勇闯江海屠恶龙,反抗了象征权威的邪恶龙王。
动画连续剧《哪吒传奇》则延续了神话设定,哪吒成为了女娲钦点的正义化身,和石矶展开了殊死对抗。
而不管是哪种设定,哪吒身上始终都带着一个核心标签——反叛者。
回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到底在反抗什么?
反抗命运,“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从灵珠转世到天降魔星,前后落差可不止一点点。
哪吒不信宿命论,只认定“你是谁,只有自己才说了算”,凭着一腔热血逆天改命。
反抗偏见,如果世人皆误解,不如独自对抗世界。
面对众人的有色眼镜,哪吒开始独立思考生命意义,最终完成了华丽的蜕变。
反抗自我,你以为他很燃、很炸,很酷炫,但他内心很孤独、很脆弱、很无助;因此他只能用不屑于解释、不屑于理会他人、甚至不屑于父爱和母亲。
“忿怒”的哪吒,而当哪吒知道李靖要用为自己抵命时,终于明白——直视自己的内心,才能越过命运的山峰。
而电影中的反叛不仅体现在哪吒身上,身为灵珠的熬丙,本应该是世界的救世主,却不得不背负着拯救龙族的宿命,在家族命运和自身选择间不断摇摆,最终他还是叛离了家族的束缚。
还有那句申公豹的话,“人们的成见就犹如一座巨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因为他的妖族身份,任他如何努力修炼都无法得到天尊的认可。于是他选择离经叛道,用自己的方法证明自己。
叛逆者哪吒背后隐含的真正意义是:丧气人生,也不要失去自我。想要成为人生的主人,就需要自我觉醒。
中国动画,何时才能讲好故事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燃和泪,我都是承认的。
在影院观看时也一样被哪吒燃得一塌糊涂,被李靖夫妇对哪吒的爱感动得一塌糊涂。
可这种一塌糊涂,始终是一种爆米花式的套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本结构,是典型的“三幕式结构”,观众完全可以预料故事的结局:一开始被视为魔童的哪吒,在几次转折之后(此处不过多剧透),最后肯定会成为拯救众生的神童。
而这样的套路似乎在近年的国产电影中屡试不爽,《大圣归来》、《哪吒》和《白蛇缘起》都是如此。
可我们得知道,这样的叙事结构永远也无法让人把影片带出电影院,永远无法让中国的动画文化和神话故事,在世界范围内,让人们产生精神共鸣和持续数十年的精神感召力。
可事实上,这件事情我们曾经是做到过的。
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哪吒闹海》作为第一部亮相戛纳的华语动画,被戛纳电影节选为正式参展影片,因为缺乏经验,错过了提交材料的截止日期,成为戛纳遗珠。
不过,戛纳依然为《哪吒闹海》安排了放映会。放映结束,掌声雷动,浓烈的古典风情和荡气回肠的神话故事震撼了整个戛纳。
谁都不会想到,戛纳甚至为这个白衣少年设置了一个临时奖项:特别放映奖。在场的影视创作者,甚至因此而改变了对中国动画,中国影视行业的成见。
转眼40年过去了,我们的动画电影还在讲述表面化的善恶对立、改变命运、偏见这样的道理。
而好莱坞动画电影,它的故事能老少通吃。
孩子们看到的是一层意思,成年人还能看到另外一层意思。比如《疯狂动物城》,奇思妙想的动物世界可以给孩子带来欢乐,与此同时,电影对政治与权力的映射又让成年人津津乐道。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最后,还发布了系列电影的下一步《姜子牙》的预告片。
制作风格一致,3D效果相似,在魔童降世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影响下,相信姜子牙也能拿到不错的成绩。
但是制作方反复使用一种固定模式轻松拿到口碑+票房的高回馈时,我们还得想想。
这个哪吒电影宇宙,到底值不值得推崇?
谁可能成为今年暑期档爆款
7月,还有两天就要结束。
《扫毒2天地对决》上映25天,票房跨过十亿大关。《银河补习班》上映12天,票房有望接近10亿大关。《跳舞吧!大象》上映4天,票房累计达三千多万。这和历年暑期档的辉煌战绩相比,显得气势不足。
就在观众们等了足足将近大半个月,暑期档的热潮,终于由7月26日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开启,上映首日仅1.5小时,票房就已破亿。上映首周(仅三天)的票房,逼近7亿。截止目前,7.79亿票房。
这也是目前暑期档表现最好的一部国产影片。口碑、票房双双在线,淘票票9.6分。
进入八月,将迎来另一部有望成为爆款的影片《烈火英雄》,正式上映是8月1日。而在上周末的多城点映里,观众给出的评价都很不错,获得猫眼9.6、淘票票9.4分的罕见电影高分。
《烈火英雄》是根据2013年辽宁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发表了根据“大连7.16大火”(2010年发生)的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而改编,影片把辽宁大连换成了辽安滨海。
据悉,《烈火英雄》是博纳影业今年“中国骄傲三部曲”的首部,另外两部是《决胜时刻》和《中国机长》。它们作为献礼建国七十周年的作品,备受大家的关注和期待。
此前,博纳多次参与制作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2》和《建军大业》等影片,特别是《红海行动》荣获去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是目前国内“主旋律”题材把握和掌控不错的公司之一。
消防员一直是我们心中值得钦佩的人,关键时刻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从2018年其由武警部队转制以来,消防员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这次把中国少有的消防题材搬上大银幕,而且首次用商业大片的思路来拍摄。
综合这些特质,《烈火英雄》很可能是今年暑期的爆款,有望扛起重振暑期档的大旗,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灯塔-专业版数据APP;猫眼-专业版数据APP;电影情报处编辑,《烈火英雄能成为暑期档华语真人票房冠军嘛?》,发布于“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