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自己拖延后,我好多了

2023-08-11     简单心理

原标题:允许自己拖延后,我好多了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经常拖稿。

写作是个麻烦的工种,它需要灵感的灌注、灵魂的投入,可是一旦与规律量产的要求捆绑,就像把自己置身于一条机械的流水线上。灵魂与身体配合不当的时候,屏幕上的文字便挤成一团,像丑陋的蚂蚁,成群结队。

我常常选择关闭电源,走进阳台发上五分钟的呆。给自己泡杯咖啡,再找个朋友闲聊。或是打开电视机,目不转睛地看剧,把自己抛进另一个次元,有种欲仙欲死的的快感。

图片来源:《我的事说来话长》

事实证明,人不会做没有好处的事情。拖延,是很爽的——它替我暂时挡掉了许多本该立刻到来的负面情绪。

包括着手处理一件重大事项的紧张与疲惫,你对其中所牵涉的智力与体能的消耗的预估,令你本能地想要延迟“战斗”——

就像一个孤独的写作者,无论他多么勤奋,总有下一张空白的稿纸在等他,知识的匮乏、想象力的贫瘠,甚至是字迹的拙劣,都可能成为压垮他的稻草。

面对这一切困难与麻烦,我害怕了,想躲一躲,又有什么不可呢?

图片来源:《摇摆少女》

拖延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心理缓冲。它帮助我们看见自己潜意识中的焦虑、冲突与恐惧,并在与deadline的殊死争夺中,为我们争取放松与缓解的时间。

有时候,喘口气然后再把事情做完了——这种“限期”内的拖延,常常发生在工作场景,是与我们挥之不去的工具化人格的磨合与适应。

但吊诡的是,并不是人生中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有一个外界强加的标准与期限。换言之,没有上级,没有监督者,没有人来验收你的劳动成果,它们往往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比如,锻炼出强大的体魄,拾起陌生的外语,去创造、去环游世界。

这些事情做不做可能不会有人知道,即使拖延也没有显著的后果,你只是没有完成自己而已。

或许,思考拖延,是在帮助我们思考如何确立人生的优先级,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怎样建立人生的秩序感与主导权。

图片来源:《伦敦生活》

想要心理缓冲的时候,你可以偶尔拖延;想完成一些更重大的梦想时,你也可以勇敢挺身,随时迎接风雨。

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平凡,可人生总有一些时刻在酝酿着奇迹。

以下测试,汲取了精神分析、认知主义等心理流派的科学知识,将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拖延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成长指南,教你如何应对拖延、更加接纳自己的局限。

“测一测你的拖延水平”

原价:69.9元

限时三天免费

扫码免费领取测试

愿你有偶尔拖延的自由,也有直面挑战的勇气。

作者:Kitty

责编:粥

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领取拖延水平测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c2a17a37c3f21d6e1023caf44a5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