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隆宗门的匾额上,为何会有一支铁箭?只因200年前的一次起义

2021-09-25     军情一线

原标题:故宫隆宗门的匾额上,为何会有一支铁箭?只因200年前的一次起义

故宫,古时候被称为“紫禁城”,中国古代历史上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到永乐十八年建成。据记载,故宫总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更是高达15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且保存得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在古代时期,故宫作为皇家宫殿,是威严与权力的象征,一般的百姓只能是站在外面,看着红墙绿瓦望洋兴叹而已,恐怕一辈子都未能进去一睹它的真容。

然而,在故宫“隆宗门”的匾额上却插有一支铁箭,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如此神圣庄严之地,为何会允许此等“瑕疵”出现呢?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原来,这跟200多年前的一次农民起义有关!

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年),嘉庆皇帝带着手下前往承德的木兰围场狩猎游玩。而此时,天理教头目林清等人率领京畿地区的教徒,发动了一场有组织有纪律的武装暴动,并且成功的攻入了紫禁城,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天理教起义”,或“天理教之变”。

那么,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天理教又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

天理教,也称荣华会、白阳教,是一支具有鲜明反清意识的秘密宗教组织。由于清朝统治者日渐腐朽,社会阶级矛盾也日渐突出,京畿及其附近三省的农民,承担着极其沉重的赋税。

王公贵族们凭借手中的特权,极力搜刮农民财产,至于那些贪官污吏们,则更是借着办差的名义肆意收刮民脂民膏。而天理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的。

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京畿大兴县人林清便决定联合教徒,发动起义,攻打紫禁城。为此,他集结了一支两百多人的队伍,并且还秘密联络宫里的太监作为内应。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四日这天,参加起义的天理教教徒身藏大刀,打扮成行商小贩混入了北京城。次日中午,林清率起义军在太监刘德才等人的接应下,分别由东华门和西华门两个方向攻入紫禁城。

尽管受到了守门官兵的阻拦,但在混战之中,他们还是冲进了几十个人。随后在太监们的指引之下,他们一路打进了隆宗门,有些人甚至已经攻入了皇帝居住的养心殿,但遗憾的是,皇帝此时并未在宫中,天理教徒因此并没有完后刺杀皇帝的计划。

而就在这时,嘉庆皇帝的二阿哥旻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临危不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领袖才能。他即刻下令各门戒严,又派人在健锐营和火器营调集一千多名官兵,由他带队,在宫内搜捕天理教徒。

最后,在宫内侍卫和旻宁带领官兵的合力包围之下,起义的教徒最终因寡不敌众,惨遭杀害。

叛乱平息之后,旻宁便向嘉庆皇帝报告了此次事变的经过,嘉庆也用“有胆有识,忠孝兼备”八个字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并且还册封他为“智亲王”,这也为旻宁日后当上皇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虽然这场叛乱最终被平定了,但在此过程中却有一支铁箭射在了隆宗门的匾额上,它被嘉庆特意的保留了下来,其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要告诫子孙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91981722_121093388-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