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H.126吹气襟翼实验机,比螺旋桨飞机还慢的起飞速度

2022-07-18   樱桃谈娱乐

原标题:英国H.126吹气襟翼实验机,比螺旋桨飞机还慢的起飞速度

二战结束后,短距起降成为航空领域重点攻克对象,实战证明机场这类目标往往是重点打击对象,掌握短距起降技术将会带来战术上的优势。50年代末,英国开始研究吹气襟翼技术,这项技术与短距起降息息相关,1959年时选定了Hunting H.126作为实验机型,探索吹气襟翼的相关技术。

H.126是一款很不一样的飞机,它拥有很大的升力系数调整范围,飞机上有很多控制发动机射流的技术,这些技术探索对英国的航空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

H.126的外形和早期喷气机相似,但内部结构完全不同,机身采用传统的应力蒙皮,内部有纵横交错的框架,对发动机等关键部位进行了加强。飞机采用当时常见的机头进气,不过发动机安装位置较为靠前,它的头上就是驾驶舱。

发动机为一台18KN的Bristol Siddeley BOr.3 Orpheus Mk.805 涡轮喷气发动机,它的推力通过管道输送到一个垂直分配歧管,然后从两侧通往机翼并喷出,从而在机翼上产生强气流,这套结构非常复杂,机翼后和机身侧面有16个喷嘴,机翼上的喷嘴消耗了发动机一半的推力,这种技术和后来著名的鹞式战机使用的发动机有点相似,只不过各自的推力发挥的作用不同。

飞机机翼为上单翼,机翼宽度较小显得不太协调,翼内为双翼梁,翼下还有一组支撑结构,机翼上有较为复杂的襟翼和副翼。

飞机大量使用常规的航空铝合金等材料,它们在其他部位并不成问题,但对于机翼等结构就是一个考验了,因为那些推力管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此这些管道需要进行全面的隔热措施,同时安装了多处热感应设备,当某处温度过高时发出警报。

机身的后半部从腹部向上收拢,采用常规的尾翼结构,起落架为固定的前三点式,机身后部内安装了各种测试仪器、传感器、飞行记录设备等。

单人驾驶室位于发动机上方,飞行员就坐在上方操作,因为实验机并没有高速高空飞行的需求,所以座舱并不加压,但配备了弹射座椅和供氧设备。

原本打算生产两架原型机,因为某些问题只生产了一架,序列号XN714,它在1963年3月26日首飞,因为发动机的大部分力量被分散,因此飞机的飞行速度很慢,好处是吹气襟翼技术的使用极大的增加了升力系数,飞机的起飞速度仅为51千米/小时,甚至优于大部分的轻型螺旋桨飞机。

这架原型机在1969年时还曾运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进行测试,在次年5月返回,1972年时除役。该机对英、美两国的相关技术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它关于发动机推力分散方面的技术在后来被运用到鹞式战机身上,尽管鹞式有着较高的事故概率,但仍是一款成功的短距起降战机。

H.126吹气襟翼实验机空重3738千克,机长15.29米,高4.72米,翼展13.82米,机翼面积20.5平方米,飞行员1人,起飞速度51千米每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