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吃面的讲究和排场,全世界都比不过老陕

2020-04-22     小企9999的吃喝玩乐

BY小企9999

远方,未必有诗意的乐趣,却往往能邂逅出乎意料的饮食。

大块朵颐的之后的踏实和欢愉,于我这样的饭桶而言,是金不换的“苟且”。

这一次,我要郑重记录一顿让我震惊的独食,一种走遍全国吃过无数美味后,依然叹为观止的面食。

因为中午一个人清空一盘张掖炒炮仗和一碗汤面片,直到晚上8点还不觉饿,走进这间老陕面馆窑洞型的门面时早过了正常饭点。

店里很空,只有一位食客。但他面前那一堆蓝花花小碗迅速吸引了我。

“也给我上份那样的。”对迎上来招呼的小姑娘提要求后,坐下来打量这间很有陕北味的面馆。店不大,桌椅地面干干净净,风格质朴带有一种西北风的欢腾劲儿。

紧随一碗面汤,小妹子把一个木托盘摆上了桌。

盘子里整整12只干干净净的青花瓷碗,装着各种各样的小菜。

这是?借用我在北京学会的词儿,面码!

忍不住手机相机齐上阵,拍得不亦乐乎。

一大海碗浆水汤和一碗寸许来长的散碎面条上桌,哦,这才算齐活吧?我估摸着赶紧摆好姿势重新拍过。

正对着桌上眼花缭乱的面码琢磨该从哪儿开始吃时。

duang、duang、duang、duang!小妹子又往我桌上放三碗不同颜色的面条,以及那个我点来准备搭配一碗面的羊蹄。

“这四碗先吃着,其他的吃完再煮,免得凉。”小妹的陕北味普通话让我琢磨了好一会儿回过味来。

”什么!敢情这都没上完?!“刚放下相机我惊呼。

”我们这儿一共七种面,菜吃完还可以再添。“

至此,我已彻底凌乱,表情必是瞠目结舌惊恐万状。

”能帮我演示一下平常你们怎么吃吗?“

看出我这南方口音蛮子的困窘,小老板娘笑着过来帮忙,边舀边介绍:“泽蒙油,这是用一种野生小花花熬的,香;陕北老酱也是必须的;能吃辣不?没忌口啊,那就先都来上一点儿......黄豆多来几颗。”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这碗尚未拌匀的高粱面里光调味就还有花生芝麻粉,肉末酱,芝麻酱,以及陕西面面们的灵魂油泼辣子。配菜则有香菜、韭菜、酸菜、腌萝卜、黄瓜丝、胡萝卜、番茄酱,蒜泥油、黑木耳、紫甘蓝,青红辣椒圈等,浩荡澎湃,阵容强大。

吃吃看,口味复杂,层次丰富,让原本筋性不强的高粱面变得多姿多彩,耐人寻味。

第二碗我用筋道的莜麦面搭配浆水汤,汤里的土豆丁绵软,胡萝卜丁松脆,豆腐丁柔韧,豇豆丁脆甜,家常味十足的面卤里连各种配料也做得各有各的讲究,再淋上醋,酸香可口吃起来甚是开胃。

第三第四碗是白(小麦)面、豌豆面,其实吃到这里我完全饱啦。但是就像我在以前的记录帖中总结过那样:“人们在吃到特别满意的食物时,往往战斗力会有突破性的飙升,所谓意犹未尽也。”

还有绿豆面、玉米面,杂拌面。

为了记录的完整,我决然放弃原本计划中的烤肉,请店里的小妹帮我把其他三种面条一起煮上。

”不过,分量减半好吗?我怕实在吃不动浪费粮食。“

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米酒,我在嘉峪关吃了七碗面!

以后凭上图有得吹啦!(得意地笑)

作为参照,我把在北京吃过的一顿自以为已经很排场的炸酱面翻出来做个对比。

微信朋友圈把手机里前4碗面和菜码,调料的合影发出,感慨:论吃面的讲究和排场,全世界都比不过老陕!

看到这里,一定有看官想问:”这样一顿丰盛的面得多少钱?“

请允许激动的我用淘宝咆哮体回复您:

不算羊蹄只算面才18块啊!亲!

便宜得令人发指有木有!!

亲,惊世骇俗有木有!!

面面俱到有木有啊!亲!

附:门口老陕北抿节简介

抿节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所以也写作“抿尖”是榆林一种粗粮细做的传统面食小吃。陕北抿节由豌豆、玉米、高粱、荞麦、莜麦等磨合而成的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特制抿节床上,用手压而成一寸来长的小节。食时,将下锅煮熟,浇以素汤,汤内有豆腐丁,豆丁、豆角丁等,并佐以黄、芝麻、辣酱、香菜......等。伴随着现代人对饮食键康的推崇,粗粮细作的抿节儿,保证了粗粮的丰富的营养,清淡可口易于消化。乃陕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点之品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6dhpXEBnkjnB-0zMA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