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3不吃,吃了难安康”,3不吃指啥?有啥讲究?端午将至,再馋也要管住嘴

2024-06-07     小茉莉美食记

四季变换,每个季节中都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眼下进入仲夏五月,端午节仿佛也像长出了长腿一般飞奔而至。早在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中,便有了关于端午习俗的记载,之后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端午节逐渐演变成一个汇集祭祖,祈福,娱乐,宴饮等诸多内容的传统大节。时至今日,端午节更是为数不多法定节假日,人们对于它的期盼也就更多了一分。

进入农历五月,气候炎热,降雨频繁,蚊蝇蛇蝎等毒虫日益活跃,人们容易受到湿热毒邪的入侵,日子十分难熬。所以民间称之为“恶月”,而五月初五为“重五”,更是眼中的“毒日”“恶日”,所以在此期间流行着很多习俗,诸如躲午,挂艾草,拴五彩绳,画额等等,都表达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由此可见,端午节也是一个“养生”的重要节点。

俗话说“一餐一食都会在我们的身体状况上体现出来”,所以在端午节期间的饮食也是大有讲究,不仅要吃得美味吉祥,更要对身体有益,而不利于健康的食物,即使再喜欢也要少碰。正所谓“端午3不吃,吃了难安康”,3不吃指啥?端午节将至,再馋也要管住嘴,安康舒适度过“毒”五月。

不吃太多粽子

无粽子不端午,无论什么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准备很多的粽子,吃了粽子,节日的氛围才能出来。不过粽子是以糯米或大黄米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其质地黏腻,食用过多的话,则会给肠胃增加负担。同时其本身的热量比较高,过多食用则容易发胖。所以说再爱吃也要控制好量,每天尽量不超过2个。

五月时节,潮湿闷热,我们较弱的脾胃容易受困,这个时候可以多吃些谷物粗粮,来帮助我们健脾养胃,增加消化动力。

推荐食谱:杂粮发面窝头

1、首先将一小碗黑米,洗干净之后,放到电压力锅里边煮到软烂的程度。

2、将黑米放到盆中,另外准备小米面和玉米面各一半,再放入干酵母,少许白糖,将其搅拌成团状,如果粉类太多,可以酌情放些牛奶。

3、待面团发酵之后,准备一些红枣剪碎,放进去,与面团混合匀。

4、继而让面团松弛五分钟,搓长后分成小剂子,逐一整理成窝头的形状,在蒸屉中再次醒发20分钟,最后开火蒸十五分钟即可。

不生吃蔬菜

进入五月仲夏时节,各种应季的蔬菜都撒着欢似的上市了,样样都新鲜可口。不少蔬菜都是可以直接生吃的,如黄瓜,莴笋,苦瓜,胡萝卜等。不过作为蔬菜,我们还是尽量将其烹熟以后再吃,有些蔬菜如黄瓜,苦瓜属于寒凉的食物,生吃的话则容易刺激肠胃。而莴笋,莲藕等根茎类食物则容易滋生细菌,寄生虫,直接生吃对健康无益。而像胡萝卜这类蔬菜,则需要过油烹熟之后更利于营养的吸收。所以说我们要避免生吃蔬菜。

推荐食谱:黄瓜炒鸡丁

1、一条鲜嫩的黄瓜,搓洗干净后,切成均匀大小的块状。

2、一块鸡脯肉,先用小苏打洗一遍,剪掉油脂,接着切成小块。放入葱蒜,生抽,盐和生粉,翻拌均匀备用。

3、起锅烧油,等待油热透后,把鸡肉倒进去,利用热油,将每一块肉都煎到焦黄定型。

4、将黄瓜倒进去,继续调入一些蚝油,胡椒粉,快炒一分钟,然后装盘出锅。

不吃冷饮凉食

端午节期间,俨然有种三伏天的感觉,人们容易流汗,加上炎热,所以总想喝点冷饮,吃点凉食。不过这些食物虽然吃着过瘾,但很容易将寒气带入体内,刺激肠胃,引起各种不适。所以天气越热,越要少碰冷饮凉食。

天热容易口干舌燥,不妨多喝些汤,不仅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还有助于清热消暑。

推荐食谱:丝瓜汤

1、一根长长的丝瓜削掉硬皮,冲干净以后切成大块。

2、另外准备一盒海鲜菇,把根剪去,洗净之后,进一步剪短些。

3、热锅凉油,确保油热之后,把蛋液倒进去,在热锅中煎熟盛出。

4、接着在底油里边放些姜丝葱花煸香,把白玉菇倒进去,反复炒两分钟,将其炒软,然后加入热水,把丝瓜和鸡蛋放进去,煮五分钟左右,将所有的食材都煮透,补一点盐调味出锅。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47e32fc5454cbb1013c912d9b76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