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前线:30名越军潜入我军阵地,只为炸毁一样重要东西
文/文史纪事
1979年,在越军的不断挑衅之下,我军被迫进行了自卫还击,28天以后,我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狠狠地教训了越军,重挫越军嚣张气焰。之后我军就宣布达到了预期效果开始回撤。然而就当我军撤回境内以后,越军又开始活跃起来,双方之间就此展开了长达十年左右的较量,而在这其中有一件事不得不说。
那是1984年的7月份,我军调集了15个侦察队,奔赴老山前线执行打击越军的任务,这一次的规模不可谓不大,5年的时间里,参与的作战人员达到了一万一千多人,可以说是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侦察兵作战了。这些战士在此次任务中取得了很大的战果,打出了军威,让我军的威名响彻云霄。那么问题来了,我军为何动用如此大规模的侦察兵?这还是要从1984年7月初的一件事说起,30名越军潜入我军阵地,只为炸毁一样重要东西。
7月4号晚上11点左右,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这平静的夜晚。越军的一个排,大约30人左右从一处高地的西侧山垭口悄悄入境,之后边观察边推进。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他们达到了之前计划好的地点集合,然后在一处山洞内默默等待。
到了6号凌晨时分,越军分为4组悄悄靠近他们此次的目标,留下一组在山洞内负责接应。两个小时后,其中两个组分别向我军的17团160迫击炮阵地、122团9连3排阵地发起袭击,其余两个组分别从左右两边袭击辛柏林雷达阵地,而这个雷达就是此次越军的主要目标。
十分钟后,战斗结束,我军9人牺牲,40人受伤,雷达被损坏,另外损失一门迫击炮和两辆汽车。在完成袭击后,越军按原路返回到山洞内,之后继续按照原先来的路线迅速撤出,不过因为配合上的失误,越军也有10人被误伤,为了带回他们,在返回的路上,这些越军果断丢弃了很多武器和物资,表现可圈可点。
为何越军一定要炸了这个雷达呢?原来在1984年的时候,我军从外国进口了两台辛柏林雷达,这种雷达在当时属于很先进的炮兵侦查设备,我军将其中一个装配在边境地区,用来对付越军的炮位,通过探测对方的迫击炮弹道并进行分析,能够精准的判断出对方炮位,在这种雷达的帮助下,我军总是能够很快压制住越军的炮兵,给越军造成很大的损失。
因此越军才不惜代价想摧毁它,不过据说由于这帮越军对这种雷达并不熟悉,因此只是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并未完全摧毁,而我军也通过这件事认识到问题所在,并加以总结改进,之后就调集了上万侦察兵奔赴老山前线,狠狠地教训了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