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锂电池工作原理看手机充电时玩手机的影响
看了好多关于手机充电时玩游戏打电话会不会对手机有影响,影响手机电池的使用,损害手机,影响使用寿命这样的问题。
今天我们从手机里面的电池工作原理来分析这些问题是不是存在,怎么避免。
现在的手机大多采用的是锂电池或锂聚化合物电池,它是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下面借用一张图,这张图比较容易让人理解锂离子电池的原理。这张图上,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钴酸锂(LiCoO2),负极材料是石墨(C)。
在每一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锂离子(Li+)充当了电能的搬运载体,周而复始的从正极负极正极来回的移动,与正、负极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换,实现了电荷的转移,这就是“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由于电解质、隔离膜等都是电子的绝缘体,所以这个循环过程中,并没有电子在正负极之间的来回移动,它们只参与电极的化学反应。
当电解质为固态或凝胶态时则是“锂聚合物电池”,这种形态的电池可以用软膜包裹,可以做成扁平甚至L型的样式,在极端情况下以燃烧为主,安全风险相对要好一些。目前智能手机和轻薄型笔记本都已过渡到“锂聚合物电池”时代。
很多手机在长时间不用时,即使连接充电器也无法开机原因很简单,手机内置锂电池的电压也会随电池容量的减少而降低。当电池电量完全消耗到0%时,其电池电压往往会降到3V以下。此时连接充电器,手机内部电源转换器所产生的电压还不足以满足微处理器触发电源、复位、13MHz时钟信号等开机条件,需要“恒定电流预充电”以较小的恒定电流(普遍为设定电流的1/10)对锂电池进行充电,使其慢慢恢复活性(将电池电压提升到某个阈值,如高于3V)才能触发开机操作。
国标规定了充电时间不超过8小时,就是说即使还没有达到0.01C,8小时到了,也认为充电结束。因为质量没问题的电池,都应在8小时内达到0.01C,质量不好的电池,等下去也无意义。
所以,提醒大家,充电时不得超过8小时,这样有利于电池的使用寿命。尽量避免电量低于20%时才开始充电,这个时候强迫症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尽量使用官方标配的充电器和数据线,因为不同品牌充电器和数据线,在充电规格及快速充电原理的实现方式上均存在差异,混用充电器除了无法实现快充功能外,还有可能存在电压电流不稳定的情况,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使用标配充电器和数据线给电池充电,则可以保证最佳的充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