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孩半年身高猛长了5cm,结果......儿科专家道出了真相

2019-07-29     花生宝贝

每天给孩子喝田七海马汤能长高

结果弄巧成拙害了娃

听说多蹦跳能长高

可是这个方法也被儿保专家diss了

左右都不对,到底该怎么做才不踩坑

暑假期间

不少家长都在想办法为孩子长高

可有的办法兵不正确

男孩每周喝海马汤,半年长出胡子

9岁孩子因为身材偏矮小,父母听说海马汤有助孩子长身高,就买来海马给孩子每周一次煲汤喝。

喝了半年以后,发现孩子开始长胡须、变声,出现青春发育的迹象,结果在医院检测发现,这半年里,虽然孩子身高猛长了5cm,但骨龄却已经超龄长多了1岁

这是近期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门诊遇到的典型个案。

对此,该中心副主任医师、儿童保健专家谢海瑞强调:千万不要煲什么田七海马汤

“田七、海马一类药材,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骨骼生长、加速生长发育,但这是以透支骨龄为代价的。自行盲目地补充生长素或使用促生长的药物、保健品,可能会加速骨骺的提前闭合。

而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专科副主任医师罗威耀表示,暑假期间,医院矮小症病例咨询明显增多。

平时一天的咨询病例大概是几例,但暑假期间每天增长至10-20例。

那么,孩子的身高到底由什么决定?我们能做些什么帮助孩子长高呢?

关心孩子未来身高,这些就一定要知道!

身高生长不可逆,一旦骨骺闭合,便无长高可能。

身高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儿童骨骺生长是否良好,也是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衡量指标。

医生表示,身高生长是不可逆的,一旦骨骺闭合,便无长高可能。

不同年龄孩子,每年生长速率不一样

出生第1年,大约长25cm左右。0-3个月每月长3cm,4-6个月每月长2cm,6-12个月每月长1.0-1.5cm,所以1岁以内的孩子最好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高。

第2年,大约长10-11cm左右,每3-6月测一次身高。

第3年至青春发育期,每年长5-7cm,每6个月测一次身高。

青春发育期,男孩每年增长8-12cm,共长30cm左右,女孩每年增长8-10cm,共长25cm左右。由于生长加快,应该每6个月测一次身高。

原来这才是身高测量的正确打开方式

想要准确地测量孩子的身高,这几个关键点要记住:

3岁以下:仰卧位测量身高;

3岁以上:立正位测量身高;

三同原则:同一时间同一测量尺同一测量人;

早上比下午/晚上高出1-2cm。


长高和哪些因素有关?

父母的遗传对身高影响占到60-70%,后天环境因素影响占30%。孩子的身高向遗传的上限靠近或者向遗传的下限靠近,上下会有4-8厘米的偏差。

遗传身高计算公式:

男孩成年终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厘米)

女孩成年终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厘米)


所以,身高的增长是有时限的,一旦在14-15岁骨骺闭合,无论任何方式都不可能再让孩子长高了。

所以发现孩子矮小应及时就诊,明确导致儿童身材矮小的原因,以寻求最佳的治疗手段,多数矮小儿童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如果错过治疗时机骨骺闭合,这些孩子将终生与“矮小”为伴。

身高的误区知多少?

误区一: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的关系,但是遗传给的只是一个身高范围,上下有10cm的偏差。不仅如此,后天的生长环境及生活条件,营养,疾病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我国有30%的孩子长不够遗传身高。所以,父母高,孩子不一定高。

误区二:盲目认为孩子晚长

孩子早长或晚长,需要定期监测,明确生长状况,一定要及时检查,排除疾病,不要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何为矮小症?应该怎么判断?

说到这儿,许多家长会问:那怎么判断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孩子是否患“矮小症”了呢?一起来看看——

矮小症,又称侏儒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

以下情况提示孩子生长缓慢:

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

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

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罗威耀医生表示,家长要多留意以下情况:

  • 两三年不换裤子;
  • 孩子总坐第一排;
  • 幼儿园或班级里身高倒数1-3名;
  • 同胞哥哥或姐姐身材矮小;
  • 家长自己或成年亲属中有身材矮小者。


经过专业医生的有效指导,矮小是可以治疗的,儿童身高是可以干预的。罗威耀医生表示,4-12岁前是干预和治疗的黄金期。

健康孩子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身高管理

儿童正常身高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的差距有20多厘米,怎样才能达到遗传身高的上限或者达到期望的成年身高?

谢海瑞说,健康生长发育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从饮食、睡眠、运动等角度,全方位进行科学的身高管理,可以帮助达到理想的成年身高。

饮食和营养: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都不利长高,均衡营养是关键,蛋白质、钙、维生素是促进长高的重要营养素。

每天1个鸡蛋、500毫升奶、1两肉类食品可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

要保证足量的钙摄入,可根据饮食和骨密度情况适当补充钙剂,保证充足的维生素A、D。


睡眠:尽量保证夜间22点前入睡;尽量不起夜,23点到凌晨1点为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学龄前儿童应每天保证10小时睡眠。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因为过度玩耍或学习而影响正常、充足的睡眠。

运动:耐力运动、纵向运动,对膝关节、踝关节、脊柱有适当刺激的运动更有利于孩子长高,比如踢毽子、跳绳、跑步、球类、摸高等

规律运动,每次坚持20~40分钟为宜;不过,要注意不要过度疲劳,否则也有碍长高。

具体到年龄段来说:

0-1岁的孩子,要多俯趴拍。

2-3岁的孩子,每天应该保证2-3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户外时避免老放在婴儿推车里不动,要多下地跑动。

3-6岁可以多做健身操,保证一定强度的运动,注意定期检测,重视制作生长曲线。

6岁以上,可以多进行跳绳、篮球等弹跳运动,要保证一定的强度。


专家提醒,不建议孩子经常玩弹跳床、蹦床

这项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游乐设施,实际上对儿童的关节并不友好,不但容易急性受伤,下落后的反弹外力也不利于关节主动进行缓冲,容易导致滑膜炎。

爸妈们,都记住了吗?

暑假期间,要做好长高工作哟~!

运动、饮食一样都不能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g0RGwB8g2yegNDRT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