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处于风口中,就是猪都能飞起来,哪怕是刚被饿死的猪也不例外。2月26号,“养猪第一股”雏鹰公布了2018年财报,属于上市公司净利为-30.41亿元,甚至还在今年1月底,以没钱买饲料,为此猪被饿死的公告在A股市场中引发了大量讨论。
2018年公司近乎亏损了29亿-33亿元,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中,那时就曾预测公司全年亏损近乎为17亿-15亿,相较于去年同期盈利相比,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下滑。这一次的亏损近乎亏了公司上市9年以来,累积的所有盈利。
继中弘股份之后,又一家A股因跌破面值而濒临退市的股票即将诞生。随着猪肉涨势不断,都是河南养猪企业,牧原股份再创新高,市值高达1585亿元,而雏鹰农牧却到了要退市的地步,可谓处境堪忧。退市命运似乎恐难改变,7月29号,雏鹰股份迎来十分关键的时刻,公司股价跌停,以0.81元/股收尾,这也是雏鹰连续17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情况发生了。这也代表着,没有任何意外的话,哪怕在未来3个月内,雏鹰股价连续涨停,8月1号公司股价仍然低于1元的话,退市将成为定局,无法改变。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有两只股票比较神奇,一个就是以扇贝跑了为由而闻名世界的獐子岛,还有一个就是把猪饿死的雏鹰农牧,这两只股票可谓撑起两位我国农业神股的江山。然而资本市场从来不相信任何神话,如今雏鹰退市可谓是板上钉钉般的事实。曾经被称为“养猪第一股”的雏鹰农牧,在净利亏损的情况下,依然靠着市值大涨而弥补。这一路走来,侯建芳和雏鹰牧场近乎每次都能安然度过危机,甚至还能发展越来越好,如今企业可谓是“跌停板”,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由数据表示,雏鹰牧场第一季度共有18.42万股东,相较于去年年底的15.39万有所上涨,看到这样的局面,不知那18万股民该作何感想。出现过债务违约、“欠债肉偿”、亏损38亿等一系列事件后,雏鹰很有可能会再次刷新历史。一直以来,退市都是股东最不想看到的局面,但从上周开始,雏鹰的股价似乎就没有做出任何的挣扎。
虽说曾在7月24号和7月25号股价出现了涨停板,曾让18万股民看到了新的希望,26号却再次上演了“天地板”。1988年成立的雏鹰,最初养的是鸡,到了2004年开始养殖猪,并成功推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方式,靠着这个发展模式,2010年雏鹰成功上市,还被外界称为“养猪第一股”,其创始人侯建芳2013年排名福布斯榜单376位,到了2016年身价就上涨至85亿,称为胡润河南富豪榜第四。然而也正是这一年,雏鹰实现总营收60.9亿,净利达到了8.33亿,各项数据似乎都达到了上市以来的巅峰时期,这也是雏鹰农牧的高光时代。
如今却跌停,宛如被判“死刑”,18万股民深夜难眠,还闹出了“猪被饿死”的消息,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