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姜素敏:84岁时圆寂,缸葬3年弟子重新打开时,仍旧栩栩如生

2023-11-15   小爱爱历史

原标题:尼姑姜素敏:84岁时圆寂,缸葬3年弟子重新打开时,仍旧栩栩如生

前几天南京灵谷寺的法师被人围观拍照冲上了热搜,画面中樱花盛开,法师站在樱花树下双手合十,十分虔诚,这大概就是佛门的意境,其实不止现在很多人追求佛法,佛法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被国人所追求,在大众的眼中寺庙中的法师几乎都是男性,然而阪依佛门的法师也有不少不为人知的女性,她们不叫做和尚,叫做尼姑。

这里要提到一个尼姑叫姜素敏,出生于1911年辽宁的一个望族,此时的中国正在腐朽的清末,她出生时恰好是辛亥革命的第一年,整个社会每天都在经历着不同的混战,吃不饱饭和死人的事几乎天天发生,饶是这样的情况下,她的父母打从她一出生也没有让她感受过一点动荡的生活,她的童年充满着安稳与幸福,她的父亲出生在书香门第,身上带着一点当时文人的封建落后思想,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给她裹脚,裹脚就是封建社会的一种陋习。因为当时的社会追求女子三寸金莲,于是在女孩很小的时候的用布条强行勒断脚板,停止骨骼的正常生长,于是小时候的姜素敏在父亲的安排下进行了裹脚,这之后她很长时间不能下地走路。

不过幸好,她的父亲并不反对她读书,只是从小姜素敏就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而是喜欢佛经古籍,当时的她也并没有过多的参悟,只是闲暇时经常去寺庙听高僧宣讲,日子长了,她的父母渐渐发现了她的不对劲,他们的女儿似乎渐渐有了想出家的想法,这急坏了她的父母,于是给她安排了一门婚事,也不由得她自己做主就把她嫁了,不过所幸丈夫是一位知书达理的人,发现她并不愿意这门婚事,两人也就相敬如宾的相处,婚后的姜素敏看到当时的社会有太多百姓受苦难后还自学了医术,希望可以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别人。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她一直都有悲悯众生的思想,所以以后她选择出家也不足为奇了。意外发生在她婚后的十年,她的丈夫是一个具有新式思想的人,不断参与游行希望促进社会变革,就在一次游行中被打成重伤,即使姜素敏竭尽全力也没挽救回来,从那以后她就坚定了自己要出家的想法,1940年,她来到了五台山削发为尼,法号“仁义”。

仁义师太不仅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众人参悟人生道理,还外出行医帮助穷苦百姓,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她毅然走上前线救死扶伤,其实佛家有讲究说不能见血,但是仁义师太并没有拘泥于此,这才是到达了真正的普度众生的境地,这也受到了很多人从心的尊敬。

1995年,84岁的仁义师太似乎感觉到了自己大限将至,于是让自己的弟子将她圆寂后的尸身放入装满石灰的园缸中,通过化学反应使尸身达到不朽的结果,这就是缸葬的形式,在佛教里想要通过缸葬让自己尸身不腐几乎是所有信徒的追求,三年后,弟子重启仁义师太的缸葬,发现她不仅栩栩如生,连牙齿都保留完好。成为了中国佛教史上的首尊比丘尼肉身,这也算是对于她的一种福报吧。

神不能无处不在,于是创造了心怀天下的善人,姜素敏一定是其中一个,她的这一生出生入死过也寂静安然过,可谓是充满意义的一生,知道自己所追求的并且为之努力一生,这才是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