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6个新设自贸试验区落地,中国新一轮自贸区布局成型

2019-08-26   第一财经广播

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指出,在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省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山东青岛/资料图 来源:央视新闻

《总体方案》提出了各有侧重的差别化改革试点任务。具体看一图流了解:

制图: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官微

由此,在距离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运作近6年之际,我国的自贸试验区布局在前期“1+3+7+1”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容为“1+3+7+1+6”的新格局。

《总体方案》也指出,在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省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

资料图:上海自贸试验区航拍照片 (图源:新华网)

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到2015年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相继成立,从2017年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自贸区陆续揭牌,到2018年宣布海南岛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外网评论员王法治认为:

经过几年的探索,中国的自贸区建设已经梳理形成了新的一批改革试点经验。新设6个自贸区,将使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更加完善。

“自贸区扩容是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回顾自贸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推动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对接国际高标准等方面,自贸区扮演着重要角色。”

细看此次新增的6个自贸区肩负着差别化改革试点的任务:

山东自贸区侧重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和探索中日韩三国地方经济合作;江苏自贸区着力于提高境外投资合作水平、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支持制造业创新发展;广西自贸区主要是畅通国际大通道、打造对东盟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和打造西部陆海联通门户港;河北自贸区则支持开展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支持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开放发展;云南自贸区侧重于创新沿边跨境经济合作模式和加大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力度;黑龙江自贸区提出了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有理由期待,新增6个自贸区将进一步推动自贸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自贸区扩容也是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内外联动的自贸区网络已成为全球发展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全球经贸规则重塑和自贸区建设中,中国正在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大体量经济体商建自贸区,逐步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自贸区扩容不仅会通过激活各类生产要素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会在促进共同繁荣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王法制表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有信心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与世界共享进步和繁荣。”。

作者:你发姐

编辑:侯忆枫

监制:王俊稷

来源:央视新闻、第一财经、进博会官微、海外网等。

第一财经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