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悍将谭应芝:慕王谭绍光兄长,被清军“误报”阵亡

2022-06-09     星界历史说

原标题:太平军悍将谭应芝:慕王谭绍光兄长,被清军“误报”阵亡

近代广西象州豪杰辈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大名鼎鼎的慕王谭绍光、偕王谭体元等就是象州人,他们骁勇善战,令清军闻风丧胆。谭绍光,镇守苏州,多次击败淮军、洋枪队、英法联军,可惜被叛徒杀死。偕王谭体元,因叛徒黄十四出卖军情,偕王在战斗中负伤,纵马跳下山崖。结果,谭体元没死,被降将黄少春俘虏,送往广州凌迟处死。

与慕王谭绍光、偕王谭体元等人相比,这位象州籍的太平军悍将谭应芝名气就没那么大了,但也不是泛泛之辈。谭应芝,乐王千岁,曾击败左宗棠麾下大将刘树元,却被清军误以为阵亡沙场。谁知,湖州保卫战时,谭应芝依然活跃在最前线,与湘军激烈厮杀。

谭应芝,广西象州人,慕王谭绍光哥哥,早年参加金田起义,从广西一路杀到天京。与弟弟谭绍光相比,谭应芝名气小得多,地位也很一般。原因很简单,谭绍光是李秀成女婿,兼麾下第二猛将;第一猛将则是陈坤书,后逃离苏州去常州发展,被洪秀全册封为护王千岁。

影视剧中,谭绍光还迎娶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更是让后世所熟知。当然了,谭绍光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坚守苏州,拒绝投降,结果被叛徒郜永宽等人刺死,首级送给淮军。江苏巡抚李鸿章害怕城内太平军“诈降”,下令屠杀4万余人,是为“苏州杀降”事件。

“苏州杀降”,被后人拍摄成影视剧,谭绍光名气更是暴涨。弟弟功成名就,作为哥哥的谭应芝也沾了不少光。《天国志》记载:“其弟绍光渐贵重,乃随其队,为之襄理。”

谭绍光崭露头角,始于湖州之战。1862年初,李秀成派谭绍光、黄文金攻打湖州,活捉团练首领赵景贤,斩杀清军数千人。此战,谭应芝追随,他在攻取南门战斗中表现勇猛,给李秀成留下深刻的印象。攻克湖州后,谭绍光继续率兵东征江浙,谭应芝则率部镇守湖州,与黄文金合作。

“圣库制度”被崩溃后,太平天国有一个不成文规定:率先攻取城池的部队,可以占据城内府库,任由自己支配。湖州之战,功劳最大的是谭绍光,也是谭绍光部下最先杀入城内,故而占据着湖州府库。史载:“湖州之克,慕王功多,故应芝据有仓廪,度支壹奉苏州号令。”

谭绍光离开湖州,谭应芝控制城内财物,却没有分给黄文金,彼此之间矛盾非常尖锐。原因很简单,太平军后期如同“军阀”,钱粮就是他们的生命,岂能轻易给别人呢?

没有得到钱粮,黄文金非常恼火,经常纵容士兵去“打先锋”,也就是向湖州城内的富商下手,让他们缴纳粮食、金银,抗拒者杀无赦。黄文金,金田起义元勋,率六千兵马参加起义,不但资格老,贡献值也大。谭应芝,太平军后起之秀,黄文金自然不放在眼里。

黄文金纵容士兵劫掠,谭应芝也不敢阻止,“以兵多而饥,乃纵麾下剽掠四境,号打太平先锋,应芝不能制。”太平军内讧严重,这就便宜了清军,给对手可乘之机。1862年,左宗棠派遣湘军攻打湖州,并联手“常捷军”行动,给太平军造成巨大压力。

湘军、“常捷军”联合进攻,黄文金、谭应芝停止“内斗”。谭应芝主动出击,引诱湘军追击,黄文金则事先埋伏精锐,当湘军进入伏击圈后发起猛攻,湘军被打死数百人,狼狈而逃。湘军战败,“常捷军”也不想卖命,直接返回上海。

湖州之战,左宗棠只是试探性进攻而已,并非投入主力会战。此时,左宗棠主要作战目标是攻取杭州、余杭,与陈炳文、汪海洋等人对抗;湘军悍将蒋益澧、刘典、王德榜、黄少春等猛人都在杭州前线,故而黄文金、谭应芝可以轻易击退清军攻势。

1864年4月,陈炳文、汪海洋率兵撤离杭州、余杭,左宗棠得以集中兵力攻取湖州,黄文金、谭应芝遇到了麻烦。此时,天京城内粮草断绝,危机重重,洪秀全屡次下诏“勤王”,让他们回京作战。但是,城内没粮食,湘军又重点进攻湖州,黄文金、谭应芝自顾不暇,没有回京勤王。

总兵刘树元、何培章等率湘军攻打湖州,连破太平军城外营垒,准备杀到湖州城下。路过长生桥时,谭应芝率伏兵出击,对湘军发起突然进攻,刘树元没料到太平军会来这一招,不由大吃一惊。

太平军洋枪齐射,湘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被打死不少。接着,黄文金、谭应芝发起冲锋,与湘军短兵相接;太平军人数众多,湘军不敌,刘树元为保存所部实力,率军溃逃。回到大营后,刘树元为掩饰战败,给自己台阶下,便上报说谭应芝被湘军打死了。史载:“督队战诸城外长生桥,却之,树元等退归,以乐王阵亡报闻。”

清军“误报”谭应芝阵亡沙场,实则不然,谭应芝继续活跃在第一线。1864年7月,幼天王洪天贵福从天京突围而出,黄文金、谭应芝等迎接幼主进入湖州,给了湘军一大惊喜。湖州陷落后,谭应芝不知所终,“犹有见其督战于吴溇者。七月,湖州陷,乐王不知所终。”也许是躲藏起来,保全性命,了却余生,回归平淡,不再厮杀。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天国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5deb2c84cb0afc9f721a3a1d9b864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