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讲了黑色素瘤后,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多丽娜告诉小康妹,现在好多人都挂号问身上的痣是不是黑色素瘤?
在面诊过程中,多丽娜医生发现,其实脸上还有一种很容易误诊的“痣”,我们根本想不起来注意这些小小的黑点。
甚至有的中老年人还觉得额头中间,鼻子附近长的痣是福痣!
但正是这种不起眼的“黑头”“黑痣”,却也能成为致命的毒瘤。
今天, 多丽娜医生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这种脸上“刺客”。
看似福痣,绝非“善痣”
据浙大一院公众号推文,77岁的李姨(化名)8年前右侧的鼻翼上就长出一个 米粒大小的“黑痣”,村里“面相大师”还说李姨这颗是“福痣”,李姨听了非常开心。
但七八年来,这颗“福痣”从米粒大小逐渐长大至大 拇指盖大小,开始时不时 溃疡,反复 结痂脱落,却一直没有长好。
从2020年起,这颗大拇指甲盖大小的“福痣”突然明显增大,并且右侧鼻梁上的黑痂皮明显增大增厚,长成了一颗黑色的 “乒乓球”,开始并未当回事的李姨才选择就医,最终被确诊为 基底细胞癌。
这种癌极善于“伪装”!
中老年是好发人群
多丽娜医生介绍,基底细胞癌是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一般自觉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生长速度较慢。
它好发于 头面部等暴露部位以及 皮肤偏白的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很少发生远处转移
但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因它常发生于 鼻翼和鼻尖
晚期可引起严重外貌损伤及功能丧失
甚至威胁生命
可恶的是,这种癌极善于“伪装”!
由于基底细胞癌很多呈 黑色或褐色
在早期时可能表现为 一颗痣、一片斑
而且 色素均匀、边界清晰,很容易被忽视
大众临床上将基底细胞癌分为四种类型:
1
结节型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是最常见的类型,开始时 呈灰白色或蜡状小结节,手感 较硬,逐渐增大,表现为 珍珠状半透明凸起的丘疹,或具有明显毛细血管扩张的结节。随着结节的生长,可能会出现 中央溃疡。
2
浅表型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皮肤病变为 红斑状鳞状斑块,周围 浸润和生长较少,可能有 轻度糜烂,大量浅表基底细胞癌提示砷暴露。
3
色素型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类似于结节型,但病灶上 有棕黑色色素沉着,很像 痣或 黑色素瘤,容易误诊,并且 常见于皮肤较黑的人。
4
硬化型
最恶性,边界不清楚,显示为 淡黄色的白色萎缩性斑块,常具 溃疡,出血,硬皮,常被误认为是疤痕,常在以后发现,且 生长很快,通常超过可见边界 。
做好防晒很重要
要说到底是什么因素引发了基底细胞癌?多丽娜医生表示,这还真没有非常确切的诱因。不过,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紫外线可以直接损伤细胞和引起免疫功能的改变。
很多皮肤癌都与过量的日光暴露有关,不止是基底细胞癌,还包括黑色素瘤、皮肤鳞状细胞癌等。
所以夏天防晒,不仅仅是为了美观,也是为身体健康做好防护!
1、规避性防晒:规避日晒
通俗来说,就是避免在紫外线过强的情况下出行。
一天当中, 10:00-16:00时间段紫外线最强;
一年当中, 晚春和夏季则是紫外线最强的季节;
此外, 海拔越高,紫外线越强。
室外活动要注意规避紫外线强的时段和地点,必须外出时尽量在树荫、山坡阴面从事户外活动。
2、遮挡性防晒:硬防晒
物理遮挡是硬防晒措施,在无法避免日晒活动时,需做好物理性的遮挡防晒。比如 打伞、戴墨镜、戴遮阳帽、穿防晒衣等。
伞: 深色>浅色>透明伞,颜色越深,透光率越低,抗紫外线的能力也越好。
衣服: 密度越高、颜色越深防晒效果越好;
帽子:帽檐边长最好在 7.5cm以上,才有较好的防晒效果;
3、软防晒:防晒霜
若无法避免长时间日晒,在物理性遮挡防晒的基础上再涂抹防晒产品。
日常人群选择SPF30左右、PA为两个+的防晒霜就够了,需要 1~2小时补涂一次。
总之,日常应做好防晒,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石油、沥青、焦油及砷等化学物质,积极治疗如溃疡、炎症、烧伤瘢痕等皮肤慢性病症。
最后多丽娜医生提醒大家
尤其是中老年人
面部出现的这种疑似黑痣
不要再沉溺“福痣心灵”美梦!
一旦痣有增大、发痒、破溃出血的情况
一定要到正规机构进行诊疗
防止出现恶变没有及时发现的情况
延误了病情!
“本期科普医生”
医生简介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和医学美容中心负责人。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皮肤科主治医师,医疗美容主诊医师。现任四川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在国际及国内期刊发表数篇学术性论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著六篇(最高IF>9),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研究项目。对常见的美容性皮肤病、遗传性皮肤病及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治积累一定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经验。熟练掌握超皮秒、皮秒、光子、CO2超脉冲、射频、黄金微针等各种皮肤美容激光仪器的操作技术,擅长常见的皮肤色素性疾病和血管性疾病的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等损容性皮肤病的综合治疗以及面部年轻化的光电治疗。
门诊时间
周一、周六、周日全天
编辑 | 鱼鱼
部分病例来源 | 浙大一院
参考文献 | 《McKee's Pathology of the Skin, 4th Edition》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