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没义务帮子女带娃”,信了这句话的年轻人,如今多数反悔了
带孩子这件事本是父母的责任,但如今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很多都是双职工,父母都得工作赚钱养家。
孩子便只能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来带,成为带娃“主力军”的老人,既要付出时间,又要牺牲金钱,还可能落个吃力不讨好的结局。
这些隐患令不少老人望而却步,选择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不愿意带娃。有些年轻人也尊重了老人的意愿,毕竟他们没义务帮子女带娃。
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这句话其实不太可靠,信了这句话的年轻人,如今多数反悔了。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老人没义务帮子女带娃”
晓梅在怀孕之前,也天真地认为:“孩子老人带不带都没有关系。”
一来考虑到老人习惯在老家生活,如果要带孩子,势必要暂时离开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存,这是非常残忍的一件事情。
再加上老一代人的观念和年轻人的生活观念存在分歧,老人过来生活,难免会引起各种矛盾和摩擦,孩子也可能因为“隔代宠”而被养歪,这实在不划算。
可等到孩子真正出生以后,她才发现自己的天真,当初自信地说着不需要带娃,如今却懊悔不已。
孩子出生的头三年,晓梅在家当全职妈妈,每天起早摸黑照顾宝宝,每天被各种家务活缠身,整个人看着憔悴了好几岁。
更可怕的事情是,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晓梅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跟社会脱节,只能坐在宝妈堆里,跟着她们聊孩子、聊老公。
看着另外一波同学在聊工作,想到当初她也是那一波人中间的一个,如今为了养育好小孩,只能牺牲了自己的前途,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
晓梅意识到这种人生如果继续下去自己可能会废掉,她试图跟丈夫商量,要不让婆婆过来帮忙搭把手,可丈夫却认为妻子当初明明说好了要自己带娃。
现在公婆安排好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时不时补贴一些育儿费用,如果这时候又反悔,对他们其实也不太公平。
丈夫的说辞,令晓梅有些骑虎难下,早知道一个人带娃如此麻烦,还不如当初老实听母亲的话,让婆婆过来照顾。
老人究竟该不该带娃?这是相对公平的答案
当今社会,老人替子女带娃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六成的家庭存在着老人帮忙带娃的情况。
对于这件事情,有人觉得老人带娃是天经地义,就现在的形势来说,年轻子女为了生活咬碎了牙,每天负重前行。
尤其是面临生娃这个节点的时候,经济压力和育儿重担都会随之而来,确实需要父母来搭一把手。一家人互帮互助,这个家庭才能往上走,家庭成员也会更有凝聚力。
可从道德范畴和法律层面上来说,老人其实都没有责任和义务来帮助子女带娃。毕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养育孩子是你们的责任,而不是父母的。
那针对这个问题,究竟如何解决才比较合适呢?这位过来人的说法是我听过相对公平的答案。
首先,还是看家庭的经济状况。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家庭经济状况尚可,即使老公一人赚钱也能养活全家,那么这时候可以选择请保姆来帮忙带,或者宝妈辞职自己带。
毕竟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总是要有一方来牺牲,付出一点的心力来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另一个人需要在家赚钱维持家用。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当然如果女方赚钱能力大于男方,也可以男生在家带娃,女性留在职场打拼。
如果家庭经济状况并不算太好,年轻夫妻都需要共同赚钱来维持家用,这时建议还是暂时辛苦一下父母,让他们过来帮忙带娃。如果一方失去工作,可能需要用好几年来修复这一漏洞,家庭经济来源失去一半,很多问题都可能出现。
其次,看老人的想法和态度。
至少要保证老人身体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对带娃不是特别抵触,这种情况下,可以商量着一个方案,让他们过来帮忙带娃,年轻夫妻可以给老人适当的育儿补贴,让他们不要贴钱带娃,这样心里可能会平衡许多。
如果老人身体素质本身不算太好,再加上对带娃有抵触情绪,这样还是不建议道德绑架他们来带,这样万一日后出现矛盾,两方可能都会心有怨念,最终闹得满地鸡毛,一家人的关系变得僵化,着实不划算。
【最后总结】
无论老人帮不帮忙带,都需要记住一个道理,感情其实都是双向奔赴的,我们作为子女,有时候不能只会索取,不懂得付出。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让父母帮忙带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