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拿到脂肪肝的体检报告时都会一笑了之或置之不理,不就是有点儿脂肪肝吗?周围的不少人也都有啊,就是亚健康嘛;要不就是近期吃得太好了,或者是人太胖了,需要多运动运动减减肥,或者少吃一些肉了!我们都知道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但对于身体往往忽视平时的关爱,结果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由脂肪肝在默默地发展,直到有一天.......
脂肪肝要重视定期体检
一、殊不知,脂肪肝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肝病!
我国由于乙肝病毒感染人数众多,有约7000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和2000万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大家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如何进行肝炎病毒的防治。伴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乙肝病毒感染已经在青少年中的发生率降到不到1%的水平,相信以后和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病发生率也会越来越低。
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的发生会越来越低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脂肪肝已经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大肝脏疾病,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成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约15%,计算一下大概的数量就是2亿人左右,其中80-90%为单纯脂肪肝,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占所有慢性肝病患者的49.3%。所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脂肪肝,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等。
酒精性肝病是众所周知的,饮酒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但仍然还是有很多人在长期大量饮酒,而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戒酒。那么除了饮酒之外,导致脂肪肝发生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了,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是和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某些人天生就容易罹患脂肪肝;其次,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脂肪肝的发病率要远高于一般人群;再次,药物及某些毒素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肝脏受损后的一种表现就是脂肪肝,如化疗药物伊立替康就容易引起脂肪肝;此外,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过度节食、快速减重等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的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害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脂肪肝在肥胖人群高发
二、脂肪肝可不是肝脏表面一层脂肪那么简单!
不少人认为脂肪肝就是在肝脏表面有一层厚厚的脂肪,甚至有病人要求医生像吸脂一样做手术把肝脏表面的脂肪去掉,要知道,脂肪肝可不是能够用手术刀来治疗的疾病,脂肪肝是指正常肝细胞内的脂肪含量超标,是因为肝细胞内的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肝脏弥漫性病变。
脂肪肝用手术刀可治不了
正常肝脏的含脂量约2-4%,医学上对于脂肪肝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标准:如果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在光学显微镜下每单位面积>30%的肝实质细胞出现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前文提到过,非酒精脂肪肝是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意思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肝细胞内脂滴的大小的不同,除大泡性肝脂肪变之外,还有小泡性肝脂肪变,后者通常起病急、病情重,表现为急性脂肪肝,如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往往后果比较严重;大泡性肝脂肪变的起病较隐匿,临床症状轻微且无特异性,表现为慢性脂肪肝,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在不知不觉中有了脂肪肝。
三、脂肪肝的严重危害究竟有哪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脂肪肝的出现是致病因素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当然脂肪肝并不像肿瘤或肝炎病毒对肝脏危害那么大,绝大多数脂肪肝的预后还是不错的,大多数脂肪肝人群往往也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在体检是才被发现,称为单纯性轻度脂肪肝。
脂肪肝容易出现消化不良
如果脂肪进展为中到重度,就会出现经常上腹胀、食欲减退、乏力、消化不良、口臭或兼有右上腹不适或疼痛等症状,不少人还会担心是不是得了“肝癌”,其实这时候症状的出现是由于脂肪肝引起的肝脏肿大和肝功能异常所致,增大的脂肪肝会引起肝区不适甚至疼痛,而肝脏代谢解毒能力的下降则引起肝功能异常和消化不良等症状,这时候称为脂肪性肝炎,抽血化验会出现转氨酶指标异常。
如果在这时候仍然不加以控制,严重的脂肪肝会出现肝细胞的缺血变性坏死,肝脏修复往往不能恢复正常结构,继而形成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现在的肝癌发生中已经有部分患者既往没有肝炎病毒感染,只是由于长期脂肪肝引起的。在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中,已经将严重脂肪肝定义为肝癌致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现在知道脂肪肝没那么简单了吧!
脂肪肝是肝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脂肪肝危害的还不只是在肝脏,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是和胰岛素抵抗有关,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生往往同时出现,这样的人群还需要警惕冠心病、脑血管病、其他肿瘤的发生。
四、脂肪肝的治疗绝不是减肥这么容易!
很多人都尝试过节食和减肥,最终以难以坚持和失败告终,那么脂肪肝的治疗绝不只是减肥那么简单,而不恰当地快速减重反而有可能加重脂肪肝的病情,那么脂肪肝该如何治疗呢?
1)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和诱因,治疗原发疾病
寻找病因并祛除是治疗任何疾病的根本,脂肪肝也一样,酒精性脂肪肝就需要严格戒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当做“慢病”来治,单纯性脂肪肝如果及时去除病因,肝内脂肪沉积可在数月内完全消退,脂肪性肝炎则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配合辅助保肝抗炎药物。
控制体重也要循序渐进
2)控制体重
体重超标(BMI>28)者通常建议在6~12个月内通过饮食、运动,减轻体重的7~10%,不建议减肥速度过快(>5kg/月),否则容易诱发或加剧脂肪性肝炎和纤维化,合理的减少脂肪有利于改善肝功能指标,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肝脏组织学变化。
3)饮食疗法
肥胖性脂肪肝:严格控制总热量摄入,包括脂肪、胆固醇和单糖、双糖类食物的摄入;糖尿病性脂肪肝:低热卡、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合并糖尿病肾病者的蛋白摄入量也要控制在1.0g/Kg之内;高脂血症性脂肪肝:重点是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脂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限制单糖和双糖摄入,多吃香菇、木耳、芹菜.山楂、绿豆芽、茭白、番茄、黄瓜等。
健康饮食对脂肪肝的防控很重要
4)脂肪肝合并疾病的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随访5~10年内发生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概率较普通人群显著增加,需要重视血黏度、血脂、血糖、血压、胰岛素抵抗等指标,根据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调血脂、降血糖、降压等药物。
五、脂肪肝的防控关键还在于预防!
脂肪肝的发病不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在青少年的发生率也不低,看看那些肥胖儿童和大腹便便的年轻人,如果从年幼时就养成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那么成年后就很难改变,因此,脂肪肝的防控任重道远,要从小抓起:
儿童要远离快餐类食物
1)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营养成分要搭配合理,主食粗细搭配,不过多摄入甜品和脂肪,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尽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少食辛辣、刺激、碳酸、奶油、酒精类食物和饮料,足量的蛋白质摄入可以清除肝内脂肪。
2)保持运动的习惯,慢跑、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有氧运动利于脂肪的消耗,最好是与家人及朋友一起锻炼,推荐每天应参加30~45 min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
有氧运动有利于控制体重
3)保持良好心理和生活行为,避免多坐少动、晚睡熬夜、通宵娱乐、不恰当节食减肥、高脂肪高热量等不良生活习惯。
4)慎用药物,特别是来历不明的所谓保健品和天然药物等,严格戒酒戒烟,加强定期体检。
结语
医学证明,脂肪肝与胆结石、糖尿病、胰腺炎、等疾病都有一定的关联慢性肾病,严重的脂肪肝也会增加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因此一旦发现脂肪肝,切不可置之不理,应积极主动寻求病因,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接受正规治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lxa524BMH2_cNUgWa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