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内宝宝辅食怎么加?别错过最佳时间,附各阶段饮食重点和奶量

2020-04-24     雨妈说育儿

大家都知道,到了一定阶段,宝宝就需要开始添加辅食,但关于添加辅食,不少新手爸妈却犯了难。

什么时候添加辅食最好?每天吃些什么辅食比较好?添加了辅食的宝宝还要喝牛奶吗?每天喝多少牛奶合适?等等!

关于辅食添加的几个问题,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一、辅食添加的最佳时间

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来看,一般6个月左右就需要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成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也日渐增多,单纯的母乳和牛奶已经不能满足身体需求,就需要添加更富营养的辅助食品。

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并不是硬性标准,宝妈们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定。

总的来说,如果宝宝已有如下表现,就可以考虑添加辅食了:

每天的奶量在1000ml以上,宝宝仍有进食的欲望;
宝宝已经能控制住头颈部,对大人的食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孩子挺舌反射消失,已具备吞咽食物的能力;
宝宝吃饱了会用摇头、推开食物等方式拒绝,传递“饱腹信号”。


二、添加辅食后,各阶段饮食如何搭配?

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是婴幼儿从母乳和牛奶向成人食物过度的阶段,所以,开始添加辅食后,宝宝的饮食应特别注意搭配。

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宝宝,虽然已添加辅食,但由于宝宝肠胃消化系统还在完善中,所以,仍应以母乳和配方奶粉为主。1岁以后,随着宝宝逐渐适应辅食,每日的辅食已能满足大部分营养需求,奶量则可视情况适当调整。

——不同月龄辅食及奶量标准

4~6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还处于试探阶段,每天吃得很少,应以富含微量元素的米粉、米糊为主。辅食量从一汤匙到2-4汤匙,宝宝逐渐适量后可每日增加1-2餐。

这时候,宝宝仍需以配方奶粉和母乳为主要营养来源,每天的奶量不应少于800-1000ml。

7~8个月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宝宝对各种口味的辅食已逐渐适应并产生了兴趣。宝宝辅食不再局限于米粉等糊状食物,宝妈们可以给宝宝做些稠粥、软烂面条、肉泥、碎菜等,如果宝宝对鸡蛋不过敏的话,可以尝试每日吃点鸡蛋黄,对预防婴幼儿贫血有好处。

这个时期,宝宝每日的奶量可适当减少,基本上保持800ml左右就可以了,建议每日给宝宝吃奶4顿,每次200ml左右。

9~12个月

一岁左右的宝宝,已经能自己用手抓握食物,宝妈可以将水果蔬菜等切成长条状让宝宝啃食,也可以购买些手指饼干之类的辅食,技能锻炼宝宝手指抓握能力,又能培养宝宝自己吃东西的能力。

这段时间每日的辅食餐数可稳定在2次左右,每日摄入的奶量继续保持800ml左右,每日吃3次。

1~2岁

一岁以上的宝宝,基本上大部分辅食都已能接受,各种肉类、蛋类、面条、包子、馒头、粗粮应合理搭配,并可尝试不同的蔬菜和水果,可开始培养宝宝一日三餐的习惯。

每日的牛奶是摄入量保持在500ml即可,分两到三次。

本文小结:

辅食添加并不能一概而论,宝妈们其实不必过分在意宝宝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主要是根据宝宝的发育特点,在肠胃功能正常,消化吸收好的情况下,遵循辅食添加的基本原则,从单一到复杂,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即可。

另外,添加辅食的同时不建议直接给宝宝断掉牛奶,2岁以前的婴幼儿,母乳和奶粉也是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奶粉中的免疫因子能帮助宝宝提高身体抵抗力,让宝宝更健康地成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l4WtHEBfwtFQPkdfy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