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荤与吃素而引发的母女矛盾。刘致远

2022-02-17   算乎易学

原标题:吃荤与吃素而引发的母女矛盾。刘致远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回来的人比较多,尤其是在农村,人员集中,你来我往,热闹非凡,除了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大家也少不了会谈论到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印象最深的是,村里面一个老太太八十多的高龄了,向外诉苦抱怨,说是自己的大女儿近年学佛,长期食素,而自己在大女儿家也只能跟着吃素,由于自己年事已高,长期吃素不沾荤腥,自己很不适应,偶尔买些肉回来也会被女儿怪罪,甚至是数落,说是吃肉就别住在她家,如何如何的,所以搞的老人家很是烦恼,本来自己年龄较大,且腿脚有疾,行动不便,饮食方面吃的不如意,心情自然也就不好,更是影响了身体。

关于吃素,首先要明白吃素与否与信奉佛教没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不是学佛之人也可以吃素,而吃素之人也未必是学佛之人。所以不论学佛与否,以及性别,年龄等,都可以吃素。而非素食是特定的人特定的行为。

食素的风气,自古有之,早在佛教传入我们这里之前就有食素的习惯,尤其是一些文人在提倡食素更加令人神清气爽,而食肉则会使体内产生浑浊之气,以及先见之明的文雅之士都倡导和平,拒绝杀戮,所以文人们为了保持自身清爽,且为了减少对动物的杀害,就选择以吃素为主。

而提倡慈悲为本的佛教,则更多的是以慈悲之心,菩萨心肠,以及从身体健康,修养身心,因果循环等角度而等而戒绝杀戮。所以佛教倡导生皆平等,作为人类自然不可肆意残杀动物。佛教因此而提倡吃素,且认为吃肉者会有多个过患,而食素者则能拥有功德。

从医学角度来讲,食素也的确有多个好处,比如减轻肝脏,肾脏以及肠胃等的负担,减少摄入毒素,减少血管疾病,以及减少肿瘤癌症等患病的几率,所以诸多好处也被证实。

只是注意合理的搭配好饮食,均衡饮食是健康的关键。

《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则是阐述了均衡膳食,合理搭配的重要性。

所以大女儿坚持吃素的习惯是非常不错的,也是比较难得的,但是也要求母亲跟着自己吃全素,而杜绝一切的肉食荤腥,偏执的认为素食者就应该与一切肉类以及肉制品绝缘,且自己吃素,家人也必须跟着自己吃素,有些值得商榷。

甚至因为母亲要吃肉而要赶出家门,这种做法也是异常的偏激,自然是不对的。

从女儿的角度来讲,本来吃素也是好事一件。但是造成母女间出现矛盾,实不应该。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并不困难,女儿作为常年吃素的人来说,

一是要注意饮食结构的搭配,注意营养以及健康。

二是也要接受身边的人吃肉,要明白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是区域是完全食素的,所以吃肉的人始终会有,要能接受和包容。

而在家庭里面,自己可以慢慢的用实际行动以及吃素的“成果”来进行“现身说法”,潜移默化的引导即可,而不可偏激。

三是可以对母亲的饮食,进行适当的荤素搭配,从提倡母亲食三净肉开始,既不全素也不全荤,再经过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做出合理的营养供给,老人也能更加健康,有助长寿。

如果因吃素与荤与否等问题,而让母亲身体或是心理出现健康隐患则是罪过之事。

食素之风,在当下年轻人看来成为了一种新的风尚,新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油,肉,高脂肪等摄入,口味会更加清淡,也减少了口腹之欲,培养了慈悲之心,所以更加健康环保等,也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论是国内或是国外。

不管是因为宗教因素,还是因为健康因素,道德层面,环境因素,非宗教以外等等的其他原因而吃素。

无论怎样的发心,都要注意科学搭配是关键,另外由吃荤到完全吃素是一个需要循序渐渐,慢慢改变和达成的一个过程,不应急于求成或是急功近利。如果盲目的食素而没有合理的规划,也很容易出现健康问题,这样也就不太明智,也不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