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赖宁为何被教科书删除,照片也被摘下?学者:对学生影响太大

2023-12-05     古今记实1

原标题:英雄赖宁为何被教科书删除,照片也被摘下?学者:对学生影响太大

对于70后和80后而言,他们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如今早已经人到中年,但在他们的记忆中,却永远都不会忘记语文课本中,那些曾洗礼过自己灵魂的英雄人物。

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同志;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牺牲的罗盛教;以及为了扑灭山火而不幸遇难的小英雄赖宁等等,都曾深深地感动过这两代人,成为了他们学习的楷模。

如今再翻开语文课本时,却发现这些形象高大的英雄人物,都逐渐从教科书中删除了。英雄赖宁为何被教科书删除,照片也被摘下?学者称:对学生影响太大。

第一、英雄少年赖宁

1973年10月20日,赖正纲和黄和榕夫妇,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他就是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拼死救火的赖宁。

原本这个三口之家,只是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但却因为他们的儿子赖宁,而成为了世人皆知的英雄家庭。

赖宁自幼聪敏好学,并且道德品质也非常优秀。自从上小学之后就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且还在学校担任少先队大队主席的职务,作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仅让父母的脸上他个别有光彩,而且也是老师们心目中的好学生。

他除了在学习方面特别优秀之外,还在读书读报、绘画、写字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思想品德过硬,所以小学毕业时曾获得保送上中学的机会,但是赖宁却放弃了很多人都羡慕的大好机会,决定参加小升初统一考试。

他在石棉县5000多名小学毕业生中,考取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并顺利升入石棉中学,并在这所重点中学中依然名列前茅。作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赖宁平时也特别喜欢乐于助人。

由于赖宁的家乡是著名的火险区,所以每当刮风的时候,山上就经常发生火灾。可是在面对火情的时候,赖宁总会第一个冲上前去灭火。

虽然老师和父母曾多次告诫他,你的年龄还太小不要以身犯险,长大之后再为人民服务也不迟,但责任心特别强的赖宁却并没有听从劝告。

第二、赖宁为保护森林牺牲

1988年3月13日下午三点半左右,由于狂风肆虐导致当地停电,而石棉县海子山也因电线短路出现火灾。由于风比较大所以刹那间,山上便形成了一片火海。

森林、油库、卫星电视转播台,都面临着被大火吞噬的风险。火灾发生时身体生病的赖宁,想要下楼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却突然发现山火燎原,他急忙呼唤小伙伴一起上山救火。

虽然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小块区域内的山火有所缓解,但是却根本无法抑制山火继续蔓延。此时当地消防官兵及时赶到,并且将赖宁和他的小伙伴带离现场。

但赖宁不甘心国家财产就这样被无情地大火烧毁,于是再一次返回了火场救火,虽然最后大火终于被扑灭了,可是救火小英雄赖宁却永远失去了生命。

虽然当地3500亩森林得以保存,但赖宁的遗体却在第二天上午才被找到。他的右臂紧紧抱着一棵小松树,右腿依然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近视镜早已不知去向,15岁的救火少年赖宁牺牲了。

当这个消息被他的父母知道后,痛失爱子的夫妻二人悲痛欲绝,赖宁牺牲后不到两个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他“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

至此之后赖宁的故事被选入中小学课本,转眼间赖宁已经牺牲33年了,但有关他和他的故事,却从教科书中被删除了,难道这是在故意淡化赖宁的影响力吗?

第三、全国学生学习榜样赖宁

从赖宁被选入教科书的那一天起,他的赖宁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事迹成为了70后和80后的学习榜样。那么为什么又被删除了呢?

专家称,原因是与时代思想不符,因为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所以类似发生山火的时间,出现的概率越来越低了。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现在都应该给孩子们灌输了遇到危险,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通知相关人员前去解决,而不是自己充当个人英雄主义。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保护生命,才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价值,而不是让孩子们因为见义勇为而牺牲性命。

结语

赖宁虽然已经离开我们33年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藏在我们的心底。虽然说为了拯救过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性命的做法,应该得到民众的褒奖和学习,但由于现代社会的思想和环境,早已经和过去大为不同了,所以救人和保护自己根本不矛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e07ea25a1f31fdc5b565cffac1455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