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煮茶” 有什么魔力~

2023-02-05     我叫娜塔莉

原标题:“围炉煮茶” 有什么魔力~

郁达夫说:“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 随着天气渐冷,今年的南方亦有此景。

那么“围炉煮茶”究竟有什么魔力?

如果你还不了解什么是“围炉煮茶”,不妨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冬日午后,三五好友围桌而坐,架起炭炉、摆上茶壶,借着煮茶的炭火,顺便再烤上些柿子、红薯、花生、玉米等,伴着茶水翻滚的咕噜声,大家晒着太阳、喝茶说笑,不知不觉消磨半日时光……如此恬静、闲适的体验,很难不让人迷恋。

其实,煮茶并不是新鲜事物,在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中,煮茶一直有着一席之地。

“围炉煮茶”在古代也被称为茶宴,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唐朝时,陆羽在《茶经》中就有关于煮茶的详细记述,从原料到步骤都进行了总结:

对燃料提出“其火,用炭,次用劲薪”;水讲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时长也要把握,“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煮茶以三沸之水最妙,再煮下去,水便老而不可饮了。

/ 唐·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局部》/

/ 南宋 刘松年 《撵茶图》/

万物皆可烤

今天我们在围炉煮茶之余

还会烤上柿子、桂圆、沙糖桔

年糕、红薯、棉花糖等瓜果零食

古人对美味的追求当然也不甘示弱

快来看看这些古诗词里

高频出现的围炉烤物

拨火煨霜芋,围炉咏雪诗。

——朱有燉《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

地炉枯叶夜煨芋,竹笕寒泉晨灌蔬。

——陆游《闭户》

催织青笼𥬠白酒,竹炉煨栗煮鸡头。

——黄庭坚《次韵喜陈吉老还家二绝》

地炉燔栗美刍豢,石鼎烹茶当醪醴。

——陆游《闻王嘉叟讣报有作》

凤梨鸱芋煨将熟,坐拥丰貂话赤城。

——钱惟演《雪夕奉陪天台明照禅师拥炉闲话》

馋思火瓮生烧笋,渴爱山炉熟煮茶。

——戴表元《周东乡载酒冰溪上因游岳祠醉作》

雪几茶花雅,风炉柿叶香。

——方回《癸未至节以病晚起走笔戏书纪事排闷十首》

图源网络

看来古人也挺会整活儿

烤物相当丰富

别以为喝茶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这一次,带火“围炉煮茶”的主力可是一众年轻人。三五好友喝着茶聊着天,不时翻动烤盘上的食物,减少了玩手机的频率。茶就像是生活的媒介,将秉性相像、志趣相投的人聚到了一起。

从“汉服热”到“围炉煮茶”,国潮风逐渐大放异彩,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当代年轻人赋予新内涵、新玩法。这也让人们看到,新时代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传统文化也需要插上潮流的翅膀,唤醒年轻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找到与当代人的精神契合点。

有人说,“围炉煮茶”,围的是传统文化,煮的是人间烟火。数九寒天,不如学着古人的样子,围炉而坐,品一杯清茶,享一时清欢。

娜塔莉这次去的是:王子饭店(巨鹿路)的围炉煮茶。

老板是上海小姑娘,非常热情,会介绍各种烤物的推荐吃法。

Tips:桌子带烤盘的这种,比桌子上放小泥炉的火大,烤红薯熟的快。

因为是在小洋楼里面,环境本身就很不错。洋楼对面古树林立,偶尔会有小松鼠出没。天色渐暗,抬头可见大大的明亮的月亮。

园区内有停车(比较贵,20元/时,建议乘坐地铁,1/2/7/14号线 下来,步行10分钟左右),饭店下午在露台上有【围炉煮茶】(一共只有5桌,周末需要预约),晚上设有正餐。

冬天外面比较冷,老板娘给弟弟准备了小盖毯。大人们则有暖炉,旁边几桌有竖起的暖灯,总体来说还是很舒适的。

【知识科普】

“围炉煮茶”存在安全性问题?

需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围炉煮茶用的炭本身是不会有毒,但是燃烧后产生的一氧化碳,如果在室内通风不当就会引发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比空气轻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中毒初期,可能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持续吸入一氧化碳则会导致剧烈头痛、四肢无力,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注意事项:

1、室内宜选择电炉、酒精炉等作为煮茶炉灶,不要在密闭的室内点炭火盆。如使用炭炉煮茶,最好选择在室外通风处。在室内进行时,应保持开窗通风。

2、火炉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离开时切记将炭火完全熄灭,并置于室外。当有人出现头晕、恶心、面色呈樱桃红时,应想到一氧化碳中毒可能,立即停止并迅速撤离。

3、如果有人不幸中毒,救援人员可以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并解开其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注意保暖。

4、如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急救同时拨打“120”,尽早送医治疗。

-the end-

nataliehuanglivecn

娜塔莉亲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d7fe959ec5109438ef1658539314d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