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位后,人心向汉,曹丕篡位时,人心不向汉?两人有何不同?

2022-09-26   小花的生活

原标题:王莽篡位后,人心向汉,曹丕篡位时,人心不向汉?两人有何不同?

王莽和曹丕建立的王朝都是取代的汉朝,可王莽建立的新朝很快被推翻,曹丕建立的魏朝却延续了几代,如何看待当时的人心向背?

《汉书》中的记载:

“是时,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见者皆叩头言,宜亟加赏于安汉公。”

“王莽改制”的改革举措,核心内容就是把当时普遍私有化的土地、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的经营和所有权全部国有化,废除奴隶制等等。 这些在现代看起来很平常的政策,在古代就是大逆不道,触动了全天下的世家、豪强,以及依附在他们身边的普通老百姓的实际利益,于是,人心向王马上就转变成人心向汉。

“王莽改制”,他建立的新朝就是代汉,他搞了这个,又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被推翻后,建立的新朝就变成了篡汉。 王莽也因最后的失败,本人从万众敬仰的英雄变成了人人唾弃的逆贼,史书还把他剔除在皇帝列表之外,王莽身上的标签从此打上了篡汉逆贼的称号。 到三国时期的曹操时,因为曹操在一些政策上不愿意向世家妥协,世家们不支持曹操称帝,加之刘备和孙权两大搅屎棍的存在。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终身未能代汉称帝,连篡都不敢。 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遗产,他想代汉称帝,并马上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能否人心向曹不向汉,取决于世家们的支持和认可。 在曹丕的妥协下,

“九品中正制”新鲜出炉了,曹丕把几乎所有的选拔官员的大权,全部让给了世家们,汉朝的举孝廉和察举制不要了,如何选官任官?你们自己内部玩去,寒门统统要给世家让路。 于是,人心就开始向曹了,汉朝是什么?世家们迅速的要把它忘掉,全力支持曹丕代汉,曹丕也如愿以偿的开国称帝。 后来的司马氏,本就是当时最大的世家之一,他们的世家血统比认宦官当祖宗的曹氏更加纯正,取代曹氏其实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世家心向司马氏,也就是人心向司马氏。

所以,王莽和曹丕的称帝,是属于代汉还是篡汉,人心是否向背,完全取决于当时掌握社会资源主导权的世家、豪强和权贵们说了算,不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甚至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好处,就是代汉,就支持你玩下去,反之,就是篡汉,就要推翻你,这就是两汉时期的人心向背。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