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生不再如夏花绚烂,是否该成全静美如秋叶的死去 | 请您评评理·协和八

2020-06-02   协和八PUMC08

原标题:若生不再如夏花绚烂,是否该成全静美如秋叶的死去 | 请您评评理·协和八

本期关键词

最佳利益、自主性、代理决定、法律

案例呈现

吴奶奶,今年80岁,曾因胸痛、端坐呼吸收入院,诊断为心肌梗死后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李奶奶的心绞痛明显得到缓解,心脏供血明显改善,但由于年龄偏大,手术创伤大且长期卧床,术后出现了明显的肺部感染,直至呼吸衰竭,医生为她接入呼吸机辅助通气。此后李奶奶入住呼吸内科病房,住了超过一年多的时间,意识清醒,期间仍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定期吸痰等,但仍间断出现发热、黄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在疾病和失眠的折磨中,吴奶奶的精神愈发萎靡,身体状况也每况日下,住院治疗的一年多时间中,吴奶奶的体重减轻了将近10公斤。吴奶奶家里经济富裕,家属明确表示希望尽一切的可能保住她的生命,但从吴奶奶的神情状态中可以明显看出她的痛苦与无奈。

问题:医疗团队接下来应当如何行动?

建议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 吴奶奶的治疗偏好是什么?

2. 如何了解她的偏好?

3. 如何与吴奶奶的家属进行沟通?

小编导读

生要痛并快乐,死要安静祥和。

—— 给生命一个有温度的结束 | 协和八 (点击观看原文)

病床上虚弱无力的身影,周身遍布的线路和管道,监护仪器规律而冷漠的“滴答”声,医护人员尽职尽责地围绕在病人身边,患者家属无助地伫立在远处的角落,对处在弥留之际依稀听到天堂钟声的患者而言,这一幅画面会是患者内心想要拥有的吗?

当活着不再是享受生命、阳光和快乐,当活着逐渐成为一件需要用毅力来忍受的痛苦过程,当每一次自主呼吸都成为一次脓痰和空气的角力,这样的“生”,是家属期盼的“生”吗?在经历了这样的挣扎后迎来的“死”,会是让患者安详平静的离开吗?

最近热播的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中》,小患者敏英的妈妈出于对女儿强烈的爱和依恋,在敏英已经接受了多次CPR抢救后,仍然不舍得敏英的离开,央求医生继续为敏英进行心肺复苏,小儿外科医生安正元的劝说“伯母,敏英会很痛苦,现在让她安息吧”,和领悟之后敏英妈妈令人动容的告白都值得我们思考:

死亡是可怕的,如何面对死亡,无论是对患者本人、患者家属,尤其是对临床医生而言,都是一件值得深入思考和学习的事情。如何安抚患者,如何引导患者家属给患者临终前最后也是最有力最温暖的支持,都是一个临床医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

因此在面对医学指征、吴奶奶的希望、以及家属的恳求的诸多矛盾下,你的考虑和选择又是什么样的呢?

文中图片、视频均来源于网络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出自己的精彩点评~

并请期待本周日-“热议评述”

编辑:大长杆君

案例: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张

审核: 粉条儿菜、燕白黄瓜、覆萝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