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鱼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完全蛋白质、镁元素、多种维生素等等,常给宝宝吃可以养肝补血,对宝宝的成长发育很有好处,但是各位宝妈,给孩子选择鱼的种类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也正是因为鱼类的营养丰富,适合宝宝吸收,很多宝妈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他爱吃鱼的习惯,但再好的东西,给宝宝吃也是需要谨慎的,比如鱼的这几个部位:
1.鱼头
我们做鱼的时候普遍不会扔掉鱼头,尤其是鱼脸上的肉也是异常鲜嫩,但是这并不代表鱼头所含的营养物质多余身子,很多说多吃鱼头有营养的都是传言,家长们不必相信。适量少吃了鱼头也不必太过于紧张,不能给孩子只吃鱼头。
2.鱼眼睛
我发现很多宝宝都喜欢找鱼眼睛吃,家长也教育说,宝宝多吃鱼眼睛就对眼睛好,其实这种说法也是毫无科学依据的。鱼眼睛中并没有比鱼肉多什么对眼睛好的物质,所以家长们也不必在意孩子有没有吃到鱼眼睛。
3.鱼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都在说鱼胆去火,以为这种“偏方”会比吃药管用,事实上,鱼胆是鱼类排毒的部位,内含的毒素、有害物质特别多,不但不能吃,还要将汁液沾染过的地方都清洗干净。这么危险的东西坚决不能给宝宝吃。
下文说到的这7种鱼,就特别不适合给宝宝吃。
1.方头鱼
2.鲨鱼
3.旗鱼
4.橙鲷鱼
5.大眼金枪鱼
6.马林鱼
7.大鲭鱼
这7种鱼都来自于深海,他们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汞含量过高,生活中我们通常会给孩子选择深海鱼,觉得其中营养物质更高,但其实,这几种深海鱼的汞含量都高于淡水鱼,是不适合宝宝吃的,甚至会耽误大脑的生长和发育,而且给宝宝吃的鱼一定要保证新鲜,但绝对不能给宝宝吃生鱼片,宝宝的肠胃娇嫩,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害。
如何正确的给宝宝吃鱼?
1.少量多次
虽然鱼类的蛋白质含量高,但是宝宝的脾胃娇嫩,消化肉类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蠕动能力,所以平时给孩子吃鱼的时候一定注意少量多次,不能一口气吃太多,宝宝没有办法消化完,容易造成脾胃积食等等问题。
建议家长们,如果孩子在7-24月龄,每日可以摄入50-70g。孩子超过两岁,就能够提高鱼类的摄入,每周2-3餐有鱼就可以了。
同时要关注孩子的脾胃负担,隔三差五给孩子多喝一些多肽末,调理孩子的脾胃,帮助更好的吸收鱼类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千万不能给脾胃留下负担。
2.采用哪种烹饪方式?
孩子的脾胃比较娇嫩,要注意鱼类烹制的形式,多采用水煮、清蒸的方式,这样口感清淡,脾胃消化起来也没负担。而且要注意小刺不要伤到孩子,可以选择龙利鱼这种刺少柔嫩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