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最稀奇的小馆子,土鸡能养到8岁半,吃的是农村喂猪的野菜

2019-10-13   昆明美食台

在距离昆明270公里的一个地方,被称为“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以及“太阳转身的地方”。这里被称为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地方,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以紫米颇为出名。这里的人能歌善舞,也是庾澄庆的祖籍所在地。



这里的所有事物,貌似都要与“双胞胎”、“墨色”挂钩,据说墨江县是全世界双胞胎产量最高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水质很特别,就连老母鸡下蛋都是双黄的,这里的土鸡能养到8岁半。



20年前,从这个地方走出了一个大学生,就读于西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回到昆明省城干事业,这几年对老家的美食念之又念、想之又想,果断联系老家那边的人,在昆明开了一家以普洱思茅、墨江美食为特色的野菜馆,三天两头从老家采购食材,让亲戚在老家菜市场或田间地头收集野菜。



挨家挨户、一个摊一个摊地收集野菜。



当天早上5点就从老家往昆明配送,早上9点到店。



把收集好的野菜按照顺序整理保存,让吃货从中午开始就能吃到新鲜的野菜。



野菜种类相当丰富,每天都有三四十种,生活在昆明的人,90%都叫不出名字来,很是稀奇!



海船菜,这是思茅、墨江地区相当珍贵的野菜,不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生长,在这里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到,今早运气好,碰见了!



墨江茄子,这种茄子呈紫色带纹路,比普通茄子质地坚硬,果肉超多,吃起来更脆更甜!



紫色刺五加,这种野菜只有在墨江才能见到,据说是墨江这个地方水源、土壤中带有血气,这些植物吸收了之后,颜色会变紫,比如上面说到的紫米、紫茄子,等等。



这个应该是叫做芋头茎,用来炒或者煮相当过瘾!



坯菜根,普洱最常见的野菜。



民国菜,据说在墨江这个地方都是用来喂猪的。



草果叶,用来做香料提味的。



小番茄,在普洱很常见。



野生木瓜



plus木瓜,超大版,很少见的。



墨江黄瓜,跟普通黄瓜区别很大,大多数是圆的,吃起来很甜很脆!



地笋



芭蕉花



下面的野菜,就不知道叫什么了!


野菜一

野菜二

野菜三

野菜四


琳琅满目的野菜,每天都是新鲜的,在昆明种类算最多,稀奇指数最高,据说昆明某首富都经常来吃,每次来这里必吃的就是清汤老土鸡,额外加上一些野菜。


牛干巴

辣味


田鼠,有点吃惊啊!



野生红尾巴小鱼,这种小鱼现在已经很难吃得到了。



每一道菜都是现点现炒,用墨江最传统的方式炒制。



油淋干巴,必须要加入当地的野生小黄姜,非常香!



还有各种养生的炖菜!



这是8个人的分量,人均50左右能吃到扶墙出门!



招牌就是清汤老土鸡,他家用来炖汤的土鸡年龄至少在2岁以上,最老的8岁半,但吃到的几率不是很大,除非你是昆明首富!



清汤老土鸡,养生又滋补!汤汁浓郁、原汁原味,通过天然植物香料的调制后,鸡汤鸡肉没有一点腥味,汤汁呈淡黄色,没有添加过任何“工业原料”。



这是一只4岁的老土鸡,只有1.6公斤,就连脚杆都是纤细的,很有骨感美!鸡脚里面富含相当丰富的胶原蛋白元素。



鸡肉肉质紧实,吃起来很香、很有嚼劲,用柴火煮4个小时都不会耙!一个5岁小朋友被父母带着来这里吃过一次鸡肉后,再也不吃其他家的了!



鸡头很小、鸡冠很薄,一看就知道这只鸡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鸡翅毛孔细密,鸡肠很细,看上去像野鸡一样!



内脏也是极小的!



来这里吃清汤老土鸡,一定要多喝几碗鸡汤!吃完鸡肉,再加上几款野菜,非常讲究!野菜跟蔬菜的区别就是,野菜需要的生长周期很长,经过长时间吸收日照以及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而且味道很香!


一个37岁的中年老阿姨每个星期都要来这里喝上几碗鸡汤,2个月后,皮肤红润如童,紧致Q弹,同事中很多90后小哥哥都心生爱慕!



紫色刺五加,只有在墨江才有的野菜,吃起来苦中回甘,具有清凉解热、降火降噪的功效。



牛干巴,加入当地的野生小黄姜后,姜味与干巴的香味融为一体,吃起来香辣刺激,很有嚼劲,点了这道菜应该喝点当地的小酒!



芭蕉花,口感清脆,吃起来有一种啧啧啧的响声,香中回甜。



农村喂猪的蔊菜,用来凉拌着吃,头一回见,又香又绵,太开胃了!



宫爆腰花,最大的亮点就是用墨江当地的青花椒油炒制,麻辣中带着清香。



干椒炒红尾巴鱼,这道菜比较贵,条件一般的人群不建议点。



小炒肥肠,比较传统的墨江做法。



喜欢喝酒的人,可以品尝一下双胞胎王国的土酒。



在哪:昆明西山区金亚商业中心A幢1-2层(茶马古道思茅野菜馆)越好吃越稀奇的东西越偏僻难找,就是这么个道理!



在云南,最高的餐饮接待不应该是五星级酒店,第一应该是野生菌,第二当之无愧就是野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