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澄教授丨冷眼看变化,慧眼识真伪——掌握基础理论是正确应用CT对比剂的关键

2020-03-21     壹生

导语:在心血管、肿瘤等多种疾病领域,增强CT、血管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各类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手段。而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临床应用,含碘对比剂的使用也愈加广泛,如何规范、合理地应用碘对比剂成为领域内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让临床医生对碘对比剂加深认识,合理应用,《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策划邀请相关学科的权威专家进行专题访谈,围绕对比剂的理化性质、不同对比剂的临床应用特点、对比剂相关的最新进展以及其他热点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本期将由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柳澄教授为大家带来“冷眼看变化,慧眼识真伪——掌握基础理论是正确应用CT对比剂的关键,精彩内容为大家整理如下,柳澄教授学术报告的更多内容请戳视频观看。

低渗/等渗对比剂安全性相当,可自由选择

关于低渗和等渗对比剂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2004年以前,人们认为CT对比剂的副反应主要来源于渗透压,相关研究也均聚焦于此,并根据渗透压高低区分出不同对比剂的优劣。此后人们逐渐发现,渗透压降低会导致粘滞度增高,而高粘滞度同样会造成肾脏损伤。渗透压与粘滞度是导致肾损害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并无孰轻孰重,仅仅是影响机制的差别。

随着这一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几年的指南共识也因此有所修正。《碘对比剂血管造影应用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2014)》指出,低渗和等渗对比剂的肾脏安全性相当,二者均可使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发布的《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2013)》强调,在选择碘对比剂时应当尽量选择非离子型对比剂,尽量选择等渗或次高渗(低渗)对比剂,避免使用高渗对比剂。

柳澄教授表示,低渗对比剂和等渗对比剂在肾脏安全性方面并无差异,因此临床医师可以自由选择,不必在二者之间纠结。而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的最新研究发现,应用低渗对比剂时,轻度升高的渗透压会产生肾保护效应,从而阻止肾小管内液体粘滞度的过度升高,而等渗对比剂则无此保护作用。也有一些研究显示,等渗对比剂迟发性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低渗对比剂。这些新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医师更全面地认识不同对比剂的差异,值得密切关注。

熟知基础理论,方能优选最佳对比剂

对比剂的理化性能是影响其临床应用的关键,临床医师该如何依据不同的理化性质来综合评判不同的对比剂?

柳澄教授指出,掌握基础理论是正确应用CT对比剂的关键。从安全性来看,等渗对比剂和低渗对比剂的肾脏安全性并无差异。而从显影质量来看,对于动脉成像来说,浓度越高的对比剂越好。其原因在于,动脉成像依赖于碘流率,碘流率越高,动脉强化率越高。而碘流率等于注射流率与对比剂浓度的乘积,当注射流率不变时,碘流率取决于对比剂的浓度。研究数据也证实,高浓度对比剂不仅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动脉血管成像,同时还能够降低对比剂中碘的总量,因此是值得推荐和进一步研究的优选方案。

但对于静脉成像来说,由于其主要依赖于对比剂中的碘蓄积,因此碘的总摄入量最重要,而浓度高低与注射速率快慢都不再是影响增强质量的关键因素。

减少总碘摄入量是降低肾毒性根本措施

对比剂的肾损伤主要受渗透压、粘滞度和总的含碘量三个因素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总碘摄入量是肾损害的最重要因素。如何用更少的碘含量实现更佳的强化质量,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对来说,在同等注射速率的前提下,高浓度对比剂的强化效果优于低浓度对比剂,同时其碘的总摄入量反而相对少一些。因此在普通强化的情况下,高浓度对比剂更具有临床优势。

此外,柳澄教授也指出,按每公斤体重毫克碘来计算对比剂总的剂量,实现精准的个体化用药剂量,可以相对减少碘摄入量,降低肾毒性,但也存在计算复杂的问题。如果企业能够提供相关换算表或者简洁的应用程序,将能够进一步便利临床实践。

长按下方二维码,观看柳澄教授精彩视频

本视频由拜耳支持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使用

PP-ULT-CN-0491-1

声明:

您正在参加的“冷眼看变化,慧眼识真伪——掌握基础理论是正确应用CT对比剂的关键”视频授课专场,系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APP(下称“壹生”)与【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下称“【拜耳公司】”)共同合作的,旨在为相关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专业医学知识内容。该专业医学内容,仅为医学专业人士提供,非医学专业人士不可获得课程内容。

若您同意观看本场视频内容,您需向壹生提供身份认证,您将提供您的姓名、医院、科室等个人信息,以供壹生审核您的身份,审核通过的,即可参与本次视频观看。

同时您在授权进入本视频时,我们可能会自动收集您的非个人身份信息,并可能把非个人身份信息用于我们的商业目的,例如数据分析;审计;欺诈检测与防范;完善、升级或改进线上专区的服务等。非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 您的系统和设备信息、网络服务器日志、IP地址、Cookies等;

· 您观看视频的相关信息,包括使用评论的内容以及您的观看日期与时长等;

感谢您的参与,使我们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医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DjkAXEBnkjnB-0zkH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