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元老黄兴和宋教仁为什么知名度偏低

2023-12-26     千年史馆

原标题:革命元老黄兴和宋教仁为什么知名度偏低

黄兴和宋教仁在国民政府中的知名度偏低,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革命活动集中于推翻清朝帝制和反袁时期,一则被孙中山、蒋介石的主角光环覆盖,二来国民党鼎盛统治全国时期,黄宋二人已经去世多年、退出政治舞台许久,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逐渐已经默默无闻。

1905年组建成立的同盟会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组成的一个松散联盟。兴中会是孙中山1894年在夏威夷成立;华兴会是黄兴、宋教仁等人1904年2月15日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光复会由陶成章等人1904年在东京成立,成员秋瑾、徐锡麟主要活跃在浙江一带。

松散的同盟会很快就出现了分裂、离心倾向,内部争斗、冲突不断,即使呼吁团结的陈天华蹈海而死,也最终没能挽回光复会的中途退出。但这段时间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倒是能够同舟共济,一起度过了一段投身革命活动的蜜月期。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和宋教仁在建国政体上分歧严重,孙中山倾向于美国式的实权总统制,宋教仁则热衷于议会政党制度,主张由内阁总理执掌最高权力。孙、宋矛盾随着袁世凯出任民国大总统,又转为袁、宋矛盾,直到宋教仁被暗杀身亡,政党政治的主张彻底陷于沉寂。

孙、黄的决裂起自于反袁称帝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建独裁式的“中华革命党”。多年革命屡战屡败的孙中山痛定思痛,认为必须强调党员对自己的绝对效忠,才能实现党魁对组织的有效控制,避免同盟会那样的松散分裂、难以凝聚革命合力。黄兴对此很不认同,认定这会导致政党成为个人的私器。严重的分歧最终导致孙、黄二人的分道扬镳。

宋教仁被暗杀于1913年3月22日,黄兴则于1916年10月31日病逝。随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身边陪同的主要是胡汉民、陈炯明、汪精卫、蒋介石等人,通过组建黄埔军校和“联俄联共”的转变,革命风貌已与满清、袁世凯时期大不相同。

此时黄、宋二人原湖南华兴会势力,在国民党内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宋教仁的政党政治更是无人再提。革命斗争的重心也偏重向了军阀内战统一和国共阶级争斗。

随后,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后来居上,凭借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头衔,和与宋美龄联姻拉拢来的江浙财阀支持,成功攫取全国最高权力宝座。以国父孙中山继承人自居、视孙总理为自己权力合法性来源的蒋介石,自然不会过多宣传、提及与孙中山有政治分歧的黄兴、宋教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9fce65e366ac20a613335fe796499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