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人考:王炎(3)

2023-10-20   小楼听雨诗轩

原标题:宋词人考:王炎(3)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词人考:王炎(3)

点绛唇·崇阳野次

[宋]王炎

雨湿东风,谁家燕子穿庭户。孤村薄暮。花落春归去。〇浪走天涯,归思萦心绪。家何处。乱山无数。不记来时路。

王炎,孝宗淳熙二年至五年,鄂州崇阳县主簿。约淳熙六年至九年,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幕职官。十年至十三年,潭州州学教授。

淳熙十五年(1188)至光宗绍熙二年(1191),知岳州临湘县。

《双溪类稿》卷二一《书·上刘岳州》曰:近准朝旨,为命监司、守臣为阙乏县分蠲减无名之钱,而禁其违法聚敛之事。举岳阳四县,临湘阙乏之尤也。炎备员于此三年矣。

按,“刘岳州”,即刘俣,时知岳州。

又卷二四《刬弊撮要序》曰:曩者某脱选调,诣天官,自念居无庐,食无田,难以需远次,遂来临湘。既至,问何所取财,无一事与三尺法合者,乃大悔且惧,即欲挈孥径东归。时徽猷潘丈帅长沙,某走一介持书具道所以然。潘丈覆书曰:见几而作,全璧去,固善;然一令不交职事,朝廷岂为是废一县?况舍而之他,亦犹是,将如何?第不为已甚,则民自知德。老者之见如此,熟筹之!某得书,反复绸绎,如陶彭泽、元鲁山高蹈远引,诚所未能,遂留。即首与府史等定要束,虽一钱出纳,必书于籍,以视民无欺。然每一深念,则背负芒刺,食不能下咽,寝不能交睫,以病请告者屡矣。州不许。侵寻且三年。适有天幸,台府奉上旨蠲减板帐无名之需,宪使直秘阁丁公以救时行道为心,敛大惠施诸一路,行部至县,俯己而咨询焉。某竭情以告,即慨然欲抆拭一贱有司于垢污之中,而膏泽数千户生齿于憔悴之馀。提举赵公之平恕,合志行之。太守刘公之温厚,笃意承之。居无何,漕使大监薛公鼎来,奉使郎中张公又来。二先生皆一时之望也,顾某何者,凡有请,无不曲从。数十年宿弊,一旦刬革略尽。遂裒其颠末,刊木以传。

按,“徽猷潘丈帅长沙”,潘畤,时任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所带贴职为直徽猷阁。

“宪使直秘阁丁公”,丁逢,时任提点荆湖北路刑狱公事,所带贴职为直秘阁。

“提举赵公”,赵善誉,时任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公事。

“太守刘公”,刘俣,时任知岳州。

“漕使大监薛公”,薛叔似,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判官,此前曾任将作监。

“奉使郎中张公”,疑指张垓或张孝曾。张垓继丁逢之后任提点荆湖北路刑狱公事,张孝曾继丁逢之后任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公事,皆可称“奉使”,但不知二人此前是否官至尚书省某部某司郎中。

据以上二文可知,至绍熙元年,王炎在临湘任已“三年”,则其始知临湘,当在淳熙十五年。

又《韩毅伯诗序》曰:始庚寅冬,蜀人韩毅伯自行在所欲往豫章,道婺源而西,过余于云溪之上。一见欢如平生,论文字,说时事,可否无不意合。予挽而留之,毅伯亦为余弛担盘旋,如过故乡,依依不忍去。明年夏,始入楚东。值尚书陈公之上饶,邀而馆诸其门。又明年,余不幸有家艰,毅伯得讣音,走数百里来唁问。予握手收泪,相劳苦勤甚,复留一月。

又《送韩毅伯序》曰:予昔屏居黟、歙间,韩毅伯自在所西行,过焉,凡再至而再留。后十有七年,予得邑临湘,毅伯游武昌,溯江而来相见。

按,“庚寅”,即孝宗乾道六年(1170)。

“又明年,余不幸有家艰”,乃指其乾道八年(1172)丧母。

“韩毅伯凡再至而再留”,即在此二年。自乾道八年(1172)下推十七年,为淳熙十六年(1189),王炎正在临湘任上。

又卷一《钓台赋》序曰:自乾道丙戌至绍煕辛亥凡四过严濑。赋曰:理予舟而东逝兮,言将至于中都。过钓台而属目兮,少弭节而踌躇。

按,“乾道丙戌”,即乾道二年(1166)。

“绍熙辛亥”,即绍熙二年(1191)。

“中都”,谓临安。

又卷二四《林待制奏议序》曰:绍兴辛亥,调官在所。

按,“绍兴辛亥”,当作“绍熙辛亥”。

“在所”即“行在所”,亦谓临安。

据此可知,王炎之解临湘任,即在绍熙二年。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