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军阀割据一方,争人夺地,中国大地到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声讨袁世凯,要推倒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副总统冯国璋慌了神,赶紧组织队伍应付,缺乏合适的人选,冯国璋想到了自己的侍卫武官长张宗昌,他人高马大,一身的力气,叫他带一支队伍去前线抵挡护国军。
从没带兵打过仗的张宗昌,硬着头皮做了前敌司令,在广西板桥和蔡锷的人马对决开了。他这三四千人都是临时凑数的乌合之众,一触即溃,被蔡锷打的稀里哗啦丢盔卸甲,张宗昌成了光杆司令,抱头鼠窜逃了回来,去见冯国璋。
可是此时的冯国璋被议会弹劾,已经不是副总统,无权无势,正赋闲在家,张宗昌跺脚抱怨自己太倒霉,他无处可去,不得已又找到陆军部,连虎带蒙,说自己因为得不到后援,缺乏军饷,所以才打了败仗。
陆军部并不了解前线的情况,加之这些人原本就是善于克扣军饷中饱私囊的,听说他是前线下来的,不免做贼心虚,便补偿给他20万大洋,把他打发走了。
张宗昌没想到自己这一闹,竟然得到了这么多钱,真是意外之喜。他想带着这笔钱回山东老家盖房子买地娶媳妇,享享清福!但是又转了念头,还是当官更有吸引力!
他绞尽脑汁考虑投奔谁合适,最后想到了曹锟。
曹锟是鄂豫皖三省巡阅使,他实力雄厚,权侵朝野,连吴佩孚也在他的手下。他又赶奔保定曹锟的府邸,想办法接近曹锟。可是想送礼找不到人,没有人引荐,他天天围着帅府转悠,在保定住了两个多月也没见到一个熟人。
这天,他突然发现了有个穿戴笔挺的军官,看着有点面熟,仔细一打量,这不是在绥芬河混事儿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名字叫范乃忠么!
他紧走几步,大喊一声:“小范!范乃忠……”
那人一回头,认出是昔日一起干过活的张宗昌,两人亲热地拉手相见,张宗昌把范乃忠让到店房长聊起来。
昔日的结拜兄弟,自然是无话不说。范乃忠现在是曹锟府里的卫队营营长,张宗昌叫他帮忙找个进身门路,谋个一官半职,也好光宗耀祖,并大方地甩手给了小范500块钱先花着。
范乃忠出了个主意,月底是曹锟五十大寿,到时候人不能少了,可以买礼物送给曹锟,若得到他的欢喜便有了希望。
张宗昌带上大洋去保定的珠宝行,豁出去了,下血本花十八万多买了一个精美无比的金八仙。到了月底,委托范乃忠送到帅府。
曹锟在浏览礼品时,一眼就被精美绝伦的金八仙吸引住了,听了范乃忠的介绍,非常高兴,答应忙过之后接见张宗昌。
张宗昌等的就是这句话,终于有希望了!这么多的钱也算没白花,感谢列祖列宗,他高兴得又抹鼻涕又抹泪。
到了曹锟五十大寿那天,场面非常隆重,各路高人齐聚曹府,连张学良也带着卫队前往祝贺。
忙过了一阵后,范乃忠把张宗昌引到曹锟面前。曹锟知道他当过冯国璋的武官长,带队伍打过仗,夸奖他会来事,答应赏给他个师长当当。
张宗昌高兴坏了,自己用近二十万的大洋换了个师长,这事干得值!
可是曹锟告诉他,虽然给你个师长,但是没有兵,要他自己去招人,招够了人用枪用钱可以来领。
可是,招人太难了,动荡的年月老百姓没人愿意当兵。两个月过去了,张宗昌才招来不到十个人,距离一个师的人数差得远呢!他犯愁了,这可怎么办,要想法快点回本啊!
唉!他一跺脚,干脆去跟曹锟说,招了两千多人了,先把资金和枪械领出来再说,不行我把它卖了,换成钱岂不更好!
打定主意就去见曹锟,曹锟正在接见客人,听说他招了几千人,也没细问,便写了个批条,叫他去军械处、财政处领军械取钱。
张宗昌心里高兴,拿着条子往出走,还没出门,就听外头有报告声:“吴大帅吴佩孚到!”
有人来见曹锟,赶紧先靠边躲一会儿,他和几个下人站到一旁让开道路。
吴佩孚进来了,因为张宗昌个子太高,很显眼,吴佩孚很容易就先看到了他,在他的脸上停了几秒,走了过去。
谈了一会话,吴佩孚突然想到了那个高个子,向曹锟打听,才知道他是张宗昌,他心里对张的印象一向不好,了解了情况之后,当即制止曹锟不能给他钱和抢,还命令执法队,去把他抓来。
吴佩孚虽然是曹锟的手下,但他掌握真正的实力,曹锟不得不听。卫队营长范乃忠听闻此事,慌张跑来向张宗昌通风报信。
张宗昌还没来得及领枪领钱,听说吴佩孚派人来抓自己,咬牙恨自己倒霉,20万大洋打了水漂,他也顾不得了,拿着范乃忠给的五十块钱,一溜烟的逃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