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九九颂重阳

2024-10-11     钱江晚报

潮新闻客户端 徐子涵

人间百善孝先行,福乐重阳敬老情。

今年的重阳,又一次如期而至。佳节当日,我带上外婆,登高远眺。

那是个风轻云淡的日子。层峦叠翠的山岗,被金风渲染,五色斑斓,辽阔的天际偶尔略过南归雁阵,日光温煦和暖,秋意浓墨重彩。

我挽住她纤弱细瘦的臂膀,下意识的放缓了速度。阳光里的老人银发根根刺目,身躯佝偻,步履蹒跚,岁月的罡风,将外婆面庞上为数不多的胶原蛋白,风干殆尽。

我这才意识到,与自己朝夕相对的外婆,竟也如此苍老。平时,只知来去匆匆,埋首电子产品,浑然不觉,她深陷的眼眶,已经眼球浑浊、细布血丝。心,拧紧酸痛。

尽管慢慢地踱着碎步,可老人还是因坡度的逐渐加高,而显得力不从心,沟壑纵横的额头沁出密密汗珠,我忙掏出纸巾替她擦拭。

“诶,人老了,不中用啊,就这几步路,都走不动。”外婆粗声喘气,眼里略带伤感地叹息。

我赶紧安慰道:“外婆,您别多想,没事的,这座山本就陡,是我没考虑周全。先喝口水润润吧。”我赶紧打开水壶,看老人俯身一饮而尽。

“外婆,现在好些了吗,要不再原地休整一下。”我关切地询问老人。

“也好。”外婆正中下怀地点点头:“这把老骨头,根本走不快,还是等会儿再上路。”

于是,我们祖孙俩找了块平坦石头,在树阴底下并肩休憩。我对外婆说:“外婆,等剥好橘子,我来喂您吃。”

话音未落,我娴熟地剥开橘皮,一瓣一瓣、小心翼翼地喂入老人的嘴中,她像个孩子似的,满足欣快,嘴角上扬。这一幕,恍若似曾相识——没错,回想起儿时,老人呕心沥血的养育照料,只希望我这个自幼体弱的稚童,健康成长。

就在某个瞬间,老人原本迷暗灰蒙的瞳仁,像黯夜中忽而闪现的霓虹,被外孙女的爱,倏然点亮。干瘪的脸上,焕发幸福的荣光,神采飞扬。她颇为享受地闭上了眼睛,用心灵去体会,这里边所饱含的甜蜜滋味。

要知道,外婆这一辈子,为着整个大家庭,付了青春又付一生。无论曾经养育三个子女的含辛茹苦,抑或如今尚为我子孙辈操碎心肠,她却始终甘之如饴,不求索取,像一根红烛,默默地燃烧自己,奉献最后的光辉。

思及此处,泪湿眼眸。我不由想起老人常说的一句俗语:“父母想孩子,像路那么长,孩子想父母,像筷那么短。”以前不谙其意,现下深以为然。

可怜天下父母心,毕生劳碌只为情。身为长辈,从来都是先幸福着儿孙的幸福,先忧虑着孩子的忧虑。

尤其是外婆,每每目睹孱弱的我,陷入病痛的折磨后,更是食不知味、神伤垂泪。老人明明目不识丁,为了给我积福竟暗下决心,自学厚重的经书古籍。四处求神拜佛,祈愿外孙女一生平安顺遂,其间只恨不能以身相替。山无言,水无语,却已见证——此心永恒!

重阳节,而今又称“敬老节”。它其实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九”数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故而,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两九相重,日月并阳;人间忽晚,桑榆霞彩;菊桂争妍,共醉重阳;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古来孝子贤孙忙,尽心何必只重阳?陪伴,永远是最长情的告白。我想,重阳节存在的终极意义,是为了提醒世人,感念祖辈,爱的奉献,慎终如初,衔恩赴远。

外婆,请放心,孩提时代,您是我最坚强的倚靠,从今往后,我就做您最忠实的拐杖!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84408c52d322d56ce02f31c703880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