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和我抱怨,她家的小宝宝和自己一点都不亲。闺蜜的工作非常忙碌,每天早上吃完饭之后匆匆忙忙就去上班儿了,孩子一直都是婆婆帮忙带着。每天晚上闺蜜下班儿回来之后,宝宝偶尔和她玩儿一会儿,多数时间都粘着奶奶。
尤其是晚上,宝宝还会和奶奶一起睡,他们的床都不许别人过去躺。这让闺蜜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生的娃居然和自己不亲。
很多宝妈和闺蜜一样,因为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宝宝。平日里都是老人带娃,晚上孩子也会跟着奶奶一起睡,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和老人亲。
宝宝从小和谁一起睡,就和谁的关系更加亲近,这对于亲子关系来说也有影响。闺蜜小的时候就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即便是长大了,和父母的关系也很生疏,她表示自己成年了也很胆小。性格有点懦弱,不是那么独立,她不想让孩子和自己一样。
其实老人也非常辛苦,当初闺蜜生完宝宝之后,为了能让自己睡个好觉,婆婆主动承担起了哄娃睡觉的工作。这样她的身体恢复的很快,迅速的返回了职场。
闺蜜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工作着,也不得不把陪娃儿这件事情交给了家里的老人。但是现在看到孩子和自己一点儿都不亲近,她想着要让孩子跟自己睡了,闺蜜的想法是对的。
电影《天堂回信》里的小男孩儿晨晨,从小就是和爷爷一起长大的。父母在他几个月的时候就去国外了,晨晨5岁多时,妈妈从国外回来了,他看到自己的母亲感觉到陌生又紧张。一直以来,爷爷都是晨晨最近的人,他无法和妈妈亲近。
宝宝从小跟妈睡和不跟妈睡有区别
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从小不跟妈妈睡的孩子,可能性格懦弱,缺乏安全感。
儿童教育专家小巫曾说过,谁和孩子一起睡,孩子就是谁的。这话听起来非常直接,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和谁更亲近,取决于安全感和情感稳定性的建立。
也有人说,爷爷奶奶们身上有老人气,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虽然这样说不太科学,但是经常让孩子和老人一起睡,确实不太合适,2个方面要注意。
1、影响宝宝发育
爷爷奶奶们年龄越来越大,他们睡眠的时间变得特别少。比如说,我假期带娃回父母那里时,老爸老妈早上四五点钟就会起床,准备早餐,收拾卫生,还来回搬东西,吵得我们连个懒觉都不能睡。
可以想象,老人带孩子也会早早起床,这就会影响到小宝宝。孩子在睡梦中,老人在旁边活动,就会影响到宝宝的睡眠,孩子正是长身体的阶段,睡眠不好自然影响到娃的正常生长发育。
2、增加老人的负担
很多人都说,宁可选择出去干点活儿,也不爱在家里带娃。有的小宝宝白天睡觉,晚上哭闹,老人照顾孩子根本休息不好。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身体比较虚弱,半夜还要起来照顾孩子,身体也吃不消。
爷爷奶奶带娃睡,老人的身体负担和精神负担是双重存在的。如果遇到不省心的孩子,会影响到老人的睡眠,长此以往,对于他们的健康也没有益处。
宝宝是跟妈妈睡好,还是不跟妈妈睡好呢?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跟妈妈睡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性格也积极阳光。
首先,在新生儿初期,宝宝会对照顾者产生情感上的依赖。
而依赖的主体主要是照看他的那个人,母亲是最早的喂养对象,能给孩子稳定持续的安全感,所以说,孩子跟妈妈睡才是最合适的。
孩子不跟妈妈一起睡,性格可能会敏感,自卑。小宝宝的年龄小,他们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会哭闹,焦虑不安。长大了以后受到了挫折或者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可能在某个瞬间就会想起儿时,仿佛被妈妈抛弃了的那种孤单感。
其次,0-3岁的阶段,宝宝会建立起坚固的亲子依恋基础。
这个阶段孩子和妈妈睡,才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怀与情感满足。孩子在妈妈的身边更容易入睡,父母的睡前陪伴,是最好的亲子时光,睡眠质量也好。
小时候和父母一起睡的孩子,长大以后性格更自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亲子关系也会非常融洽。
《福布斯》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与父母同睡的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比较少。因为孩子和爸爸妈妈一同睡觉,他们入睡的时间更快,心态也积极乐观。
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及时给予回应。家长陪娃的时候要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交流互动,给他们高质量的陪伴。童年的时光很短,错过了就无法再弥补。
Tips:婴幼儿时期多给孩子提供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来源于父母,同样如何与外界建立亲密关系,也来源于父母。
枕边育儿寄语:
宝宝刚刚出生的前几年,是爸爸妈妈们最忙碌的阶段。很多家庭是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宝宝的饮食起居基本都是爷爷奶奶安排的,爸爸妈妈只是起了一个辅助的作用。父母们即便是工作忙碌,晚上也尽量陪着孩子一起睡。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让娃的身体更健康。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