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发现自己的过失

2022-06-15     人文传媒网

原标题:为什么不能发现自己的过失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训中,学生来到老师的面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自己反省思考。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又如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教诲虽然言语简练,却是身为一个求学的人所必须要遵循的。

如果没有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想要在修学方面得到真实的利益该怎么办呢?那就应该依照古圣先贤的教诲做人做事,以经典为依据,反省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人性好善好德,又贪荣重利,不接受教育就会释放恶的一面,而人性中最为严重的烦恼习气就是傲慢,也叫自以为是,不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甚至是懒得去想、懒得反省,认为反省自己是很“愚蠢”的行为。这都是因为不明白道理的缘故,也是为什么人不能进步的原因。

人之所以看不见自己身上的问题,是因为根深蒂固地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对的。如果自己看不见问题,是很难进步的。

我们在刚学习的时候,会因为渴求改变而时时刻刻都提起恭敬的心,这样就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进步得都特别快。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头脑里装了很多知识,感觉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渐渐变得傲慢,变得自以为是,这就是退步的开始。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学到的这些东西和曾经那份初心相比,还是逊色了很多,这就是傲慢在修学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历史上还有很多君王因为傲慢而祸国殃民的事例,比如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自以为是。登上皇位后,在全国大兴土木,修建行宫。选天下之美女,充实行宫,以供自己淫乐。为了出行方便,强征民工修大运河,以至于荒废生产,到处哀鸿遍野。大兴兵役,数次征伐高丽致使民不聊生,各地纷纷起义。使父亲杨坚留下的大好河山,短短几十年就葬送在自己的手中,自己也落得个客死他乡。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王朝末期的君主大多养尊处优,骄奢淫逸,自以为是,听信谗言,宠信奸臣,最终导致国破家亡,自己也不得善终,被后世骂为昏君。这都是因为自以为是,不知反省所导致的灾难啊!可见反省有多么重要!

治国如是,修身亦如是。对于一个人而言,如何能勘验自己是否有进步?就是看自己的反省能力有没有增加?学了很多年,耳朵里听了很多的道理,表现出来应该愈发谦卑,发现自己身上好多的问题,这就是说明,我们已经把最严重的过失改正过来了。

前面说到,人最严重的过失就是自以为是,如果把自以为是的毛病习气改正过来,就会发现自身的问题,而之前因为心粗眼翳而看不见问题的现象就会减少。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毛病问题越来越多,怎么改也改不完,不要灰心,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有所提升。

反之,有些人越学习越傲慢、自以为是,感觉学了这么多年,好像明白了很多道理,于是对别人趾高气扬、指手画脚,对于自己的问题置之不理,这是在掩耳盗铃,一定要有所警惕。出现这种现象一定要开始反省自己,是因为自己太傲慢,已经没有能力察觉到自己的过失。我们一定要明白,当人的心开始变得傲慢时,就很难改变命运。

老师教诲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常常反省,反省自己一天的学习是否有进步,反省自己在工作上是否有所失误。我们一定要谨记一个道理“学习是为了能够发现自己身上的过失”,过失发现得越多、越明显,就证明自己身上的过失越来越少。每天坚持反省自己,这样做,就会清晰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有这么多的过失,外面的人我是非,自然就不会在乎,心只定在一处,安在一处,长此以往,才会发现心是真正趋于平静,这是真正用功改过的样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443c7746d0b32c5d4eadb9c53821f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