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工程大学迎来了一个比同届学生矮两头、年仅13岁的少年硕士生——张炘炀。这位天赋异禀、一路跳级而来的神童引得时人一片赞叹。
然而在北京学习期间,他却做了一件令人大跌眼镜的事——逼着父母在北京为自己买一套房。此消息一出,质疑声肆起,许多人批判张炘炀娇纵自私。
然而十余年过去,望着北京高不可攀的房价,不少人又不禁感叹张炘炀当初眼光长远。然而张炘炀的父母并没有在北京买房,他们的投资不在资产,而在儿子张炘炀身上。
神童在左——一路开挂跳级
张炘炀生于辽宁盘锦盘山县,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小学教师。虽然生在一个寻常家庭,但张炘炀从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
2岁半的时候,父亲教他识字,短短一两个月张炘炀就学了一千多个字。家人发现了孩子的过人之处,便在学习方面予以鼓励和引导。
5岁那年,张炘炀提前入学了,短短一个月后,他跳级开始学习二年级课程,也于此开始了开挂人生。他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了小学全部课程。
7岁时,张炘炀升入初中,前两年,张炘炀安安静静学习度过。但到了初三,老师开始向家长反应他有厌学情绪。张炘炀的父亲让他回家自学。
9岁那年初秋,张炘炀重新回到学校,读的却是高三。第二年,张炘炀以505分考进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三年后考进北京工程大学攻读硕士,16岁继续进修博士。
张炘炀识破惊天,在寻常孩子在玩乐、补课的慢成长路上跌跌撞撞时,他已将少年时光压缩成了学业推进器,一路高歌飞向浩瀚星空,提前进入了成年人的世界。
稚子在右——少年的幼稚与任性
张炘炀成了全国最年轻的硕士、最年轻的博士,但并不意味着他有着足够的人生经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成年人。事实上,无知稚子仍是稚子,天才少年还是少年。
张炘炀10岁进入大学,智力提前发育的少年应付大学学业毫无障碍,但日常生活却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无异。
他钟爱小熊玩具,看《蓝猫淘气三千问》少儿节目,在陌生环境中装出稳重成熟,在熟人中间吵闹、撒娇,心智与同龄人无异。张炘炀保持着一种少年的天真,认为吃肉变相是在杀生,坚持素食。他在采访中表示:北京与天津市是最好的城市。
考上北工大研究生后,张炘炀逼迫父母在北京给他买一套房。但一个盘锦的普通家庭无力承担北京的高房价,即便买得起也要掏空整个家庭,父母没有这样的打算。在张炘炀的一再要求下,父母只得租了一个房子,哄骗他是买的。有了房子,张炘炀反而失去了动力和方向,开始怠慢学业。
在世人眼中,张炘炀是智力超群的神童;在张炘炀父亲眼中,自己的儿子比同龄人成熟,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是值得父母骄傲的儿子。但世人的判断、带着滤镜的家长视角看到的是一个客观真实的张炘炀吗?或者,他只是一个智商正常但提前发育的早慧少年。
教育成功的典型,还是教育失败的案例?
与寻常孩子不同,学习是张炘炀的爱好,他乐于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想做出有意义的研究。从2岁识字开始,张炘炀的家人充分发挥了他的智力优势,给他以紧迫而明确的学习引导,将他推到了最年轻硕士的位置,做了多年人人羡慕的神童。从这一方面来,父母的教育似乎是成功的。
但张炘炀后期学习迷茫怠惰,读博时几次更换研究课题,四年也未能取得有效研究结果,以致博士毕业延期。
从北京卖房闹剧被推上教育的风口浪尖到停滞于博士学业,张炘炀的种种幼稚举止和蹉跎的青春时光将其短板暴露无疑——神童没有形成与其智力匹配的心智,没有明晰的自我定位和人生方向。
这导致他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成为闪耀某个行业的出众人才,反而在别人奋起勃发的年纪彷徨不前,将早起步的优势消磨了个干干净净,渐渐落入平庸。父母给张炘炀激发出了张炘炀的学习能力,助他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却没能适时充盈他的内心,锤炼他的品性,为他指引人生方向,使其陷入娇纵、迷茫、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从这一方面而言,父母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
该慢慢成长的没慢慢成长,该听劝在北京买房的没买房——永远在错失时机的一家人
智商可以瞬间爆发,心智却需要慢慢成长。张炘炀如果与同龄人一起度过青春,没被父母过分宠溺,没受过度推崇,没疲于奔命一样跳级升学,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未来,或许他能更加扎实坚定,更明白自己的明天在哪里,更能实现自我。
然而一个人错过了该有的经历,便注定要错过完整的人生。
成年人不能只看到今天,还要能看到将来。张炘炀自小向往北京,也考入了北京的学校就读,毕业后留在北京发展成了一个最大的可能。
张炘炀的父母沉迷在儿子带来的种种荣耀中,没有及时为他谋划未来。当张炘炀逼父母在北京买房时,安逸心理和短浅目光作祟下,他们选择留守老家,租个房子骗过儿子,完全没有预测到儿子的任性正在为他们提供一次绝佳的投资机会。
若他们当时在北京买房,如今房价可能已翻上数倍。然而人生如戏,错过的永不再回。
神童的故事像一朵短命的小花,只开了短短一阵就衰败了,令人惋惜。若神童成长成才俊,精彩的故事会像坚韧的藤蔓,光华绵延,成就不败。少年该像少年一样成长,青年该像成年一样担当,成年人该像成年人一样为谋划明天。
人生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责任,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机遇。虚浮于社会表层,不能深思人生、扎根当下、放眼未来的人,即便拥有顶级的头脑、掌握再多的技能,也终究无法走到金字塔的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