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现在的教师却疲于奔命般的坚守在教师岗位上,沉重的负担让"传道授业解惑"变得疲于应付。何时能够给中小学教师"松松绑",让教学变得纯粹些呢?
在不久前的深化改革会议中,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也成为会议的主题之一。会议审议通过了若干意见,其中一项便是《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
会议指出了减负的要点:要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坚持分类治理、标本兼治,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中小学教师等事宜,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让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这可谓是福音!困扰中小学老师多年来的负担终于可以减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调查结果发现,70.9%的小学教师压力较大,有进三成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有近九成的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有近四成的教师存在心理不佳的状况。可想而知,沉重负担导致的心理压力是如此的危害重大,不仅对教学,对教师自身也是极大的影响。
看上去,教师每天只是上几节课而已,然而备课、批改作业、制作课件、撰写论文、教研进修、管理学生、处置突发事件等,要让他们花费极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不只是教学,在平常更是有校内各种各样的考核、达标、检查、验收、评比,等等。而更有甚,将校外事务校内化,更让教师疲于应付。
除此之外,来自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不同层面给老师的额外"派活"、凡事留痕的管理思维与方式以及教育责任的无限承担等等,由教师过多地承担,不仅仅让教师在工作中产生倦怠,更是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害无益。
如今,若要真正的减轻中小学老师的负担,只是落实在书面上是无济于事的,更重要的是要拿出真正的办法。
首先,在源头上减负。政府是教师减负的首要责任主体。当前学校较多的社会性事务主要来源便是政府行政部门。政府应认真地把控学校中的活动,明确学校教育的职责,无关事务清理出校。此外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化繁为简的统筹各种检查、评比考核活动。
其次,做好教师负担的"防火墙"。学校作为教师减负的屏障,应最大限度的将无关社会性事务挡在门外,对于教师的评比考核,应基于考虑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精简整合。
再次,构建坚实的"后盾"。家长和社会应做好对教师的支持。家长与社会对下一代的高期待与高焦虑也是负担的重要来源。对于家长,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与学校、老师交流。而社会更要构建起尊师重道的氛围,社会媒体引导构建理性、宽容、相互理解的社会风气。
现如今,教师的权益在得到关注,负担也正在减轻,正在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相信在努力之下,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来,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您对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有什么看法
欢迎评论留言
更多教师相关资讯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