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原动力,是创造人生奇迹的伟大力量
最近表妹总是一副心事重重,无精打采的样子。问起原因,她才说起:女儿小美今年刚升初中,原以为女儿小学成绩不错,上初中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才开学一个多月,小美在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理想,甚至连学过的知识似乎也都忘了。整个人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往日活拨开朗的小美,笑声没了、歌声也少了,整日愁眉苦脸。
表妹很担心,怕女儿迈不过去这个坎,但又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帮女儿走出人生低谷,找回曾经的自信。
看着六神无主的表妹,向她推荐了斗南的《哈弗家训》一书,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她有所帮助。
在我们身边,但凡成功的人,自身一定带有光芒。那是自律后的严谨、自信后的坚强、自强后的潇洒。
而一个拥有自信的人,往往在很的小时候就能显露出Ta所具有的力量。这里既有家庭教育的正确指导,也有个人信念的坚定。
就像威尔逊所说:“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有这种信念,任何事情十有八九都能成功。”
《哈佛家训》书中有一段对信念的描述:
“信念对一个人来说,好比航标灯射出的明亮光芒,在朦胧浩瀚的人生海洋中,牵引着人们走向辉煌。高高举起信念之旗的人,对一切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相反,信念之旗倒下了,人的精神也就垮了下来。而从来就不曾拥有过信念的人对一切都会畏首畏尾,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抬不起头,挺不起胸,迈不开步,整天浑浑噩噩,看不到光明,因而也感觉不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书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杰克在他30岁生日那天,一个人站在河边,一脸忧愁,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
杰克从小在福利院里长大,矮小的身材,外表也不漂亮,就连讲话都带着浓重的乡下口音。对此,杰克一直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又丑又笨的乡巴佬,就连最普通的工作他都不敢去应聘。所以他没有工作,也没有家,他感到人生没有一点意义。
就在杰克想以死来结束生命的时候,汤姆,一个和他一起在福利院长大的好朋友,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杰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从来就不属于我。”杰克一脸悲戚地说。
“不,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和你一模一样!”
“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杰克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味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时觉得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了力量,就连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
第二天一大早,杰克满怀信心地去一家大公司应聘,结果他被大公司录用了。
20年以后,杰克已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他查证出自己并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可这都已经不重要了。
杰克的故事告诉我们,信念可以创造奇迹,信念能够唤起一个人的自信。无论是谁,只要把自己的信念牢牢地根植于心,就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斗南编撰的《哈佛家训》,是一本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书。每一个看似平凡而简单的故事背后, 都是哈佛大学几百年沉淀下来的历史和文化精髓,它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特别是在提倡传承教育的今天,对提高自我修养和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上,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启迪作用。
书中有一段关于“自信”很精彩话,是这样说的: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够在成功的路上步履如飞,而缺乏自信的人则一定是步履蹒跚。对于青少年来说,在内心树立起自信,用信念激发出自己内在的勇气和雄心,是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看似寥寥数语,却道出了自信对一个人成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这让我想起了同事家女儿的故事:睿睿打小就比较乖巧,懂事听话。父母的教育方法也比较民主,懂得尊重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睿睿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在学习上,一点不用父母操心。
阳光自信的睿睿,不仅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她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成为班里好多同学学习的榜样。
可自从考上了重点高中,睿睿的情绪就由开始时的兴奋到沉默,再到后来的沮丧。自信心也正一点点离她而去,最后完全败下阵来。
原来,睿睿考上了一所市重点高中,进的又是重点班。学习好的同学从四面八方都汇集在了一起,一个比一个优秀。睿睿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考验:如何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下来,睿睿就从入学时班里排名第三,一下降到了二十几名。这使得一直以为很会学习的睿睿,感觉自己一下子变笨了,多年来积累的自信心被击得粉碎。
从小学到中学,睿睿一直都是同学眼中的佼佼者,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可如今,一下子滑倒了被别人忽视、遗忘的角落。睿睿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更无法适应从光环下走出来,从被别人羡慕,到如今要去仰望别人的地步。往日那个自信开朗的睿睿不见了,她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对班上和学校组织的活动也无动于衷。
哈佛大学图书馆训言中有这样一句话: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如果连学习也无法征服,你还能做什么呢?
父母看到女儿的变化,心急如焚,可又不知道该怎样帮女儿走出困境。无奈之下,睿睿母亲主动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老师在听完母亲的叙述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女儿的情况,应该是缺乏自信心,要想办法帮她重新找回自信。”
老师的一番话,也引起母亲的反思:这段时间他们看见孩子学习成绩下滑,心里就着急,无形中也在给孩子施加压力。睿睿是想好好学习的,只是不知道该怎样突破,怎样才能走出低谷。这时候越是着急,反而只会起反作用。
班主任是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她在睿睿的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环境,都有一个适应过程。你要想办法尽快去适应,找到自己的位置。尽管目前你的成绩排名是下降了,可排名是动态的,随时都会变化。不要背包袱,调整好心态,接受自己暂时的不完美,是为了迎接明天更优秀的自己。”
也许老师的这番话起了作用,睿睿心情慢慢好起来,在她身上开始有了一些变化:不再看重每次的考试成绩,而是能静下心,认真地学习和复习。
睿睿从阴影中一点点走了出来,她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她不再在乎别人的目光、不再看重每次考试后的排名,而是把心思全部集中在每天学的新知识上,努力弄懂每一个问题。对于实在想不明白的难题,她还会主动向老师请教。
学校组织各年级辩论赛活动,老师推荐睿睿代表他们班参加比赛。这是睿睿的强项,更是提升她自信心最好的机会。因为睿睿口才好,逻辑思维能力强。第一轮辩论结束,睿睿一路领先,她为他们班赢得了荣誉。同学们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睿睿觉得久违的自信心又回到了自己身上。
其实,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待到若干年之后,再回头看当年所走过的路,才会蓦然发现:在人生紧要关头,多亏有亲人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才使得自己能够顺利度过人生的低潮期。
每个人都要感激那些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给予自己信心和勇气的人。
阿诺德说:“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自己的人,方可使人信服。”
当父母看到睿睿在一天天向着好的方面转变,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他们也不再对睿睿提任何要求,周末没有课了,就带她听场音乐会,或者看场电影。假期了,就带上睿睿一起去旅游。还特意带她到北大、清华去转转,让她提前感受一下名校的氛围。
就这样,睿睿一步一步走过来,到高二第二学期,她已经适应了高中的学习节奏,并找回了曾经的自信心。学习成绩也慢慢跟了上来,进入了班上前十名。
有人说:挫折是成长的阶梯,困境是人生的另一所大学。的确,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在经历一连串磨难和考验后逐渐长大的。只有勇敢地迎接并克服磨难,才能拥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
如果说,睿睿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不能从阴影中走出来,那么她以后的人生将是灰暗无光的,痛苦和失望将会伴随她一生,那将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事情。好在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全力配合,使得睿睿渡过了成长期的阵痛,走出了人生低谷,完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转变。
一个人,最难面对的是自己的内心,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的内心。如果你能勇敢地面对并且战胜它,那么你就掌握了命运的主动权,站在了人生的至高点上。
自信、自立、乐观、勇敢,这些凝聚着哈佛精神的人性品质,是每一个青少年朋友都应该学习和做到的人生准则。只有认识到品质对整个人生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地锻炼自我,启迪智慧,激发个人潜能,从而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迎来卓越而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