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时刻》五大看点解析史诗巨制,开国大典修复照感动的想哭

2019-09-23   小银子壁纸

原创。

祖国建国70周年,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而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立足宏大格局,电影《决胜时刻》再现了1949年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进驻北京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的故事。

这点电影有五大看点宛如一幅隽永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娓娓道来。

看点一:燃点、笑点、泪点兼具,有情有趣的合家欢电影

在建国70周年的日子里,这样的电影才是弘扬主旋律的,才是值得万众期待的。

难得的是,影片并没有通篇去讲述某一件事,某一场战役,而是以宏观的视角,利用小故事、小人物,从侧面体现大人物的运筹帷幄。尽管影片很碎片化,尽管有点流水账,尽管你可以指出很多不足,但这些特型演员一拉出来,泪腺还是会绷不住,还是会被感动。当历史书上的几行文字变成影像,真的会让人流泪和难过。相比其他的中国主旋律电影,这部已经很有史诗电影的质感了,基调也没偏,最后的影像修复更是加分。看出来导演功力深厚。可以说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情怀、有温度精品之作。

这部电影很适合一家人一起看,年轻人可以了解一段历史,看高颜值演员谈恋爱,父母辈可以重温他们那个年代的记忆。影片艺术再现党中央在香山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弘扬共和国缔造者们鞠躬尽瘁的伟大奉献精神,回溯新中国成立的初心和使命。

看点二:文”与“武”戏并重,对那段历史的尊重与真实还原

故事从毛主席一行人下榻双清别墅开始。这里风景怡人,曲径通幽,不过这看似平静之处却暗流涌动。片中,既有领导人对革命事业的不忘初心,对新中国成立的未雨绸缪,又有普通战士的全新视角,无疑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与还原。

首先是“大事”,这其中包括国共和谈,筹备新政协会议、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大的历史事件。以下涉嫌剧透,没看影片的朋友请注意!

大事中又分“文”与“武”两方面,而文戏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无疑是国共和谈

影片中,以张治中为代表的国民党团队,意图在谈判桌上实现划江而治的政治目的。而我方以周总理为代表的和谈团队,在以和平第一的基础上,态度儒雅又据理力争,一展周总理外交上的真风采。也正是在周总理的感染下,张治中最终弃暗投明,留了下来。

这样的文戏,非常考验演员演技,而刘劲对于周总理的塑造俨然已经做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自从1995年在《遵义会议》扮演周恩来以来,刘劲凭借精湛的演技和外形上的英气得到外界的肯定。从此,他就成为了饰演周恩来的“专业户”,24年来已经在70多部影视作品中出演周恩来。

凭借着厚重的累积,刘劲对于周恩来的理解与诠释也愈加深入神魂,眉宇之间的英气,谈吐中的儒雅,举止中的魅力,都极为生动真实,果真是老戏骨。

而武戏上,最吸引我的当属我军对战英国战舰的那场戏。面对不听警告依然在长江上耀武扬威的英国军舰,解放军战士给予了勇敢的回击,在震撼的炮火声中,“紫石英号”搁浅被迫投降,看着非常过瘾,也比较贴近历史事件。

还有渡江战役,战役只用了一天就成功突围、突围中战士们用人墙当护盾,一群全身着火的我方士兵顶着机枪扫射冲进敌人的阵地,与敌人相拥而亡壮烈牺牲,还有小战士田二桥誓死护卫红旗等画面,眼泪唰的就下来了。

看点三:人物刻画细节化,“伟人日常”令人耳目一新

在人物的刻画上,《决胜时刻》采用的是生活化、接地气的表现方式,注重刻画人物的细节,则让人感触到了这部影片的温度。比如,影片中刘少奇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对于经济领域的谋划和运筹;周恩来同志对于筹备政协会议的热情以及对当时北平城内特务问题的担忧;朱德同志对渡江战役的关注和指挥;任弼时同志对于跟苏联关系的建议还有对于音乐的爱好等等,也在电影中得到展现。它更重注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和情感表达,有趣又接地气。

特别是由唐国强饰演的毛主席,我们印象中伟岸的毛主席此次在影片中非常的生活化,毛主席教女儿捉麻雀;还给警卫员支招追女孩儿,说起英语来不比年轻人含糊;他平易近人,像看着我们长大的长辈一样,安慰思乡的少年,为他准备好一趟特别的回乡之旅等情景……这样一位接地气,生活化的伟人形象,让人倍感亲切。

这也是唐国强40多次扮演毛泽东主席了,从1996年在电影《长征》中扮演毛泽东算起,23年间唐国强先后在影视剧中扮演毛主席40余次。

他说,每一次饰演毛主席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次在表演上,唐国强无论是处理国家大事的大气魄,还是生活片段中的微情感,都诠释得非常松驰自然,鲜活丰富,真正做到了人与角色的高度融合,很真实。

虽然我更喜欢的还是在《长征》中,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时而沉郁,时而愤怒,时而严厉,时而开朗,时而凝神思索,时而灿然一笑。恍惚之间,你会觉得,没错,这就是长征中的毛主席。但这部戏他的表演还是很值得一看。

中国出了个伟人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由唐国强、刘劲等饰演的老一辈建国者们,在电影中被诠释得如此鲜活和有血有肉,不仅让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了这群理想者们身上的理想与浪漫,而且让我们更深刻领悟了这群实践者们挥斥方遒、有所追求的风采。

看点四:演技派强强对决,当红派倾心演绎

而且为了真实还原历史,影片中还有不少道具都是特意寻找的“老物件”,大到汽车小到收音机,全都是实打实的“老古董”。

主创人员也是众多实力派演员,仍由那几个专门演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老戏骨镇场子。

当然,也请来了不少当红小演员。在《决胜时刻》中,另一个精彩看点是饰演毛人凤的张涵予、饰演李宗仁的濮存昕和唐国强等老戏骨的隔空飙戏。

李宗仁的角色本来预定为张涵予,而张涵予再三考虑后自荐出演“反派”毛人凤,并推荐了濮存昕来饰演李宗仁这个角色。为了符合历史人物的形象他专门佩戴牙托。演技派们戏里戏外都是满满真诚。

导演是黄建新,导演说这部电影是大家倾力之作,67个工作日拍摄完成了这个电影,辗转了65个地方,剧组没有休息一天,这是一个奇迹。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秦岚饰演宋庆龄,她说70年前的今天毛主席亲笔写信给宋庆龄请她出席开国大典,这次加盟《决胜时刻》让她作为年轻演员感觉到了历史的厚重。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展现出“柔肩担正义、正气盈天地”的伟大女性气质。

而黄景瑜饰演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之一,他的敬业精神一如既往,在片约不断的情况下,硬挤了20天拍摄了《决胜时刻》,发烧39.3度还坚持拍摄了一天,为了找到感觉高温穿棉戏服坚持不脱。

他身上有军人的忠诚和严肃,也有少年人的单纯和直白,也有对儿女情的羞涩和喜悦。不过还是想吐槽下,黄景瑜戏份有点多,相比其他人,感觉有点有气无力,真的还需要磨砺磨砺啊。

王丽坤饰演的是一位播音员,梳着麻花辫很有年代感,而且她身上的知性很胜任这个角色。

还有杜江扮演的三团长,用无畏的勇气捍卫国家尊严;马天宇扮演的战地记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无数足够载入史册的瞬间。除此之外,演员阵容还有张涵予、濮存昕、秦岚、林永健、聂远、杜江等人,可谓是星光熠熠。

对于演员来说能参演这样主旋律的电影也一种荣幸,也向国家表达自己的敬意。

看点五:大银幕首现彩色开国大典,修复历史影像用真诚献礼祖国

《决胜时刻》让观众领略到的不只是这段历史,还有这段历史中每个人物的人格魅力与家国情怀。

开头的黑白纪录片看的人热泪盈眶,这都是当时最真实的第一手影像资料,弥足珍贵。

更让人激动的是,电影特地修复了开国大典的彩色画面,届时国内观众走进影院便能首次在大银幕上感受高清4K开国大典这一珍贵的历史影像。

开国大典对于新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崭新中国的成立,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崛起,它代表着一个文明的再次复兴,它警醒着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努力前进!

其实开国大典原来是有彩色影像的,遗憾的是一场火毁掉了这些珍贵资料,只有一些黑白影像得以留存下来,所以以往在荧屏上看到的都是黑白资料图像,可以说无法看到彩色的开国大典成了不少人心中的一个遗憾。

而此次的高清修复画面,是导演黄建新及其团队几经波折,在俄罗斯档案仓库的胶片中,找到了一段4分钟、16毫米胶片拍摄的开国大典的影像,于是就买了下来。

但由于时隔70年,胶片质量已经变得极差,好不容易经过国企一家企业的转4k技术后,胶片宛若新生,这才保证了这些珍贵原声原片得以重现大荧幕。

真的,看到这些珍贵的历史画面感动真的无法言喻!修复后的版本真实还原了当时现场的所有细节,有幸看到的朋友,四舍五入等于亲临当年盛事

当历史的真容不再囿于黑白,当时代的面貌清晰可见!谁愿意错过?谁又不为此感动?反正这一刻,我是感到骄傲又自豪!

太可爱太感动了,这些人的笑容。这都是真的。

《决胜时刻》五大看点解析史诗巨制,开国大典修复照感动的想哭

相信这些伟人们若有知,看到今日之中华,定会欣慰!

这盛世,正如您们所愿!

最后,正是有了1949年10月1日向全世界的庄严宣告,才会有中国70年来的砥砺前行,中国人民从此真的站立起来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继往开来!

看完后激动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深刻地认识到虽然我们现在处于和平时代,但我们要时刻谨记当今天和平的不容易,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所以作为年轻人的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老一辈革命家英勇无畏、敢为人先的决胜精神,在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我爱中国。共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小银子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