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祛湿,原理何在?拔罐后的痕迹又是什么?这4点说明白了

2022-07-01     金兰中医学社

原标题:拔罐祛湿,原理何在?拔罐后的痕迹又是什么?这4点说明白了

传统中医虽然和现代医学有部分理论上的冲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医体系里,有许多值得借鉴与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拔罐可能就是其中名头较大的一个。

据传,拔罐作为祛湿排毒的手法,至少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全面的知识体系,即便到了今天,也有专业的拔罐培训机构负责教学。

然而,很多年轻朋友对拔罐的原理缺乏了解,也不清楚拔罐是否真的具备医疗效果,因此对其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

那么,不妨从这4点稍加了解,或能助您科学看待拔罐。

1.拔罐的作用原理

从现代分析来看,拔罐所具备的养疗作用来自三个方面,即机械刺激、负压调理以及热敷调理。

机械刺激来源于拔罐时容器口与皮肤的紧密接触,这能够让皮下组织、肌肉和血管产生收缩,继而加快局部代谢速率,帮助毒素排出;

负压则是通过人工排气实现,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肌肉组织会被压进罐体,继而使得毛孔舒张、毒素外排。

而热敷则来自于加热后火罐,这种局部高温能够强化皮肤表面的通透性,继而强化上述效果。

2.拔罐后的痕迹是什么

常有人调侃拔完火罐后,背后就像瓢虫一般。而从实际来看,这些深色的斑块是破损的毛细血管留下的痕迹,和淤青比较类似。

不过按照中医理论,这同样是一种“破位后立”的表现,通过拔罐的方式破坏部分活力不强、韧性不足的老化血管,然后再让机体重新构建,能够实现组织更新换代的效果。

3.拔罐时的水汽是什么

在进行拔罐时,大家可能会看到容器内壁上有很多小水珠不断形成,这可能是汗水和体内湿气的结合产物,在容器表面遇冷液化后所形成。

湿气也是中医的重要概念,拔罐的主要功效中就包括祛湿这一点,若您在拔罐之后感到身体更为轻盈、运动更为畅快,那么说明祛湿效果还不错,不妨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拔罐疗养。

4.拔罐应当注意的要点

拔罐虽然是传承已久的调养手段,但却并非人人都适合。

像是孕妇、脾胃虚寒、心血管不健康的人群,就应当避免进行这种高刺激性的活动。

从中医角度来看,拔罐在祛湿泄火的同时,也会使得血气出现流失。如果自身体质不是很好,可能反而会因此患病。

而孕期女性如果进行拔罐,则可能出现流产等严重后果,还请注意。

此外,在拔罐过程中,皮肤毛孔舒张,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流更为密切,因此要确保拔罐房间内的空气洁净,同时还要对器具进行彻底的无菌处理,如此方能保障其安全与卫生性。

【本图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f427df485819cdd104dfa14cbe82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