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
《书经·洪范篇》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这是五福的具体条目,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这五福就是:“长寿、富贵、身体健康、美好的品行、安详的离开人世。”
然而由于避讳,东汉哲学家桓谭于《新论·辨惑第十三》中把“考终命”更改,把五福改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不管怎么改,“长寿”是排在五福之首,也就是说,能体现人有福气的第一个标准就是长寿,长寿是人人皆向往,但却没有办法主宰的一桩事。虽然很多人都能坦荡的说:“没事,能活一天是一天,何必在乎那么多呢?”看似坦荡,但内心对于长寿总是很渴望。能得到长寿,是最好不过的了。
可是现在......
儿童医院越来越多,很多孩子从小就身患疾病,失去了自由。年轻人更是数不胜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前几天偶然翻到一条文章写道:一名三十岁男子连喝十二年饮料,被检出患尿毒症,需要换肾。这名男子从十八岁时就开始喜欢喝可乐,后来做了长途司机,日夜操劳,可乐就喝的更加凶猛,一喝就是十几年。在2022年年初,发现自己食欲不振,身体的机能大不如从前,到医院检查:
尿毒症晚期!
全家人都崩溃了。
这类事件在当今社会早已算不上新闻,可以说是见怪不怪,说来令人痛心。
三十岁的常态是:“人生刚刚开始,像午时的太阳一样充满着希望。”
而现在,人们以三十岁罹患各种晚期症状为家常便饭,随口一提,不痛不痒。静下来想一想,算是令人痛心的一件事。
这名男子患尿毒症的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喝可乐吗?其实不然!“喝可乐”只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是不懂得克制自己。因为自己喜欢喝可乐而过度摄入,其标准已经超出了人体所能吸收的量,剩下的糖分全部变成负担,给身体带来麻烦。
由此可见,小事不学会克制,积攒起来的一定是大的痛苦。
学会克制自己,是人生的必修课。
所谓克制,是让自己的行为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或诱惑而改变他本该有的样子,也就是凡事要有尺度,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稍微偏于一端都是不正确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家庭聚会,大家心情都很好,在吃饭的时候,没有因为心情好而增加食量,正常吃了多少,这次还是吃了多少,即便很想再吃一口,也没有多吃,没有给身体造成负担,这叫做克制。
反之,任意放纵自己喜好去做事,就会出现和这个男子相同的案例。
有人因为过分酗酒导致酒精中毒死亡,有人熬夜过度而心脏功能骤停猝死,有人因为过度贪恋金钱而不择手段,最后身败名裂连累家人等等,这些都是在给人们一个警示:“要学会把事情控制在合理的标准范围内。”
为人处事,亦是如此。
古人云:“话到嘴边留三分。”“凡事当留余地。”“三思而后行。”这些训诫都是教会人们做事有度,学会克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因为容易惹出事端时,就是自己情绪处在最高峰而无法克制。发脾气容易,克制往往不容易。人们很难会在盛怒之下保持理智,所以需要在生活当中常常练习,养成“克制”的习惯。
在吃饱的同时看见自己喜欢吃的可以拒绝,用理智告诉自己:我已经吃饱了,再吃下去会让身体受伤害,选择不吃;在身体很劳累的时候,想到明天工作需要准备的东西还没有弄完,需要提前检查一下,能克服着困和辛苦,认认真真的做好检查,保证工作不会出现纰漏;同事之间一句无心的玩笑惹怒了自己,但为了集体荣誉感会把一时的愤怒压制下去。这些举动都会潜移默化改变人的身上的气质,无论从生活还是工作,都会有明显的提升。
有一句话叫:“忍一步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在教会我们要学会克制。克制自己的习以为常的恶习、怒气。生活中的大小烦恼,大多数是源于自己任意妄为所导致的。不顺心常常会有,正确的做法是每一次都应该适当地克制自己,不要任由自己的性子去做,这样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称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