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将来亲近你还是疏远你,多半取决于四件小事,七岁前就有预兆

2023-02-20   母婴参考

原标题:孩子将来亲近你还是疏远你,多半取决于四件小事,七岁前就有预兆

孩子将来亲近你还是疏远你,多半取决于四件小事,七岁前就有预兆

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莫过于舐犊之爱。

子女初临人世,赤手空拳,懵懂无知,他们只能依靠着父母生存,亲子之间建立起了依赖关系,彼此需要,亲密无间。

可伴随着子女的成长,他们的世界愈发广阔,与越来越多的人建立了羁绊,父母不再是子女的唯一。

这时,敏感的父母已经能感觉到,子女似乎开始慢慢与自己的关系变疏远了,甚至能用“冷淡”来形容,这令他们无法接受。

其实你们知道吗?亲子关系的疏远并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冷淡往往是从你们的日常相处中就能看出苗头的。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七岁以前,亲子相处模式很重要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到:

人生是每七年为一个完整的心理成长周期,每七年形成一个发展周期。

而第一个发展周期,也就是孩子出生的头七年,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模式特别重要,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着孩子们个性的发育、人格的养成,顺带着也会预示着你们未来的亲疏远近。

孩子亲近你还是疏远你,多半取决于四件事

1、孩子需要安慰时,你选择了冷漠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威尔弗雷德﹒比昂做过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情绪调节能力的,他们往往是通过哭闹等反应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威尔弗雷德﹒比昂做过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情绪调节能力的,他们往往是通过哭闹等反应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们发泄不良情绪时,他们是渴望得到父母的回应和安慰的,需要父母接纳他们,这更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如果父母一直无视,看不到孩子的不安和焦虑,在他们需要安慰的时候,选择了冷漠,那幺小孩堆积的不良情绪就会越来越多,容易变得抑郁暴躁、没有安全感。

再者,你们的冷漠会把孩子们推得越来越远,以后再想亲近,可能就会变得比较困难。

2、孩子需要认同时,你选择了否定

《父母的语言》中有提到过一句话:“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父母的语言》中有提到过一句话:“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生来就喜欢“说教”,他们总爱用上位者的姿态来批评、否定、无视子女的观点。

在父母们看来,孩子们的想法总是“愚蠢”的,要求子女跟着自己的想法走,一旦他们没有答应,又恰好出现了失误,父母们就会选择在旁边幸灾乐祸,“当初都说了听我的,你看看现在XX。”

再一次地否定打压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长期以往,很容易导致小孩在一次次的打击和否定声中出现“原生自卑“。

以至于他们的性格也变得唯唯诺诺,缺乏主见和决断力,未来做事畏手畏脚,不敢随便出风头,而且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中,难以做出一番大成就。

以至于他们的性格也变得唯唯诺诺,缺乏主见和决断力,未来做事畏手畏脚,不敢随便出风头,而且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中,难以做出一番大成就。

再者,父母的否定声也可能令孩子们出现PDST,为了躲避这些伤害,孩子们会不自觉地在父母们面前隐藏自己,亲子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疏远。

反之,如果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能认同他们的观点,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往往能够增进孩子们对你的信任感,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愈发好。

3、孩子需要隐私时,你选择了无视

调查研究发现,大约有30%的中小学生日记和信件,都被父母偷看过。

调查研究发现,大约有30%的中小学生日记和信件,都被父母偷看过。

很多家长都觉得小孩就是自己的所有物,自己身为监护人,当然有权力去看孩子的任何东西,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实际上,孩子两岁开始,其自我意识便会觉醒,他们将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有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是很正常的。

到了五六岁以后,孩子们的独立意识增强,他们开始有了羞耻心,也想要保护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有些话并不想告诉父母。

如果你们不能学会尊重孩子的个人隐私,经常去干涉孩子们的私人空间,擅自做主,很容易导致小孩开始敌视父母,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淡漠。

请父母们记住:保护孩子们的隐私,尊重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才是让你们保持密切往来的重要保障。

4、孩子需要分享时,你选择了打压

美国学者希克森特米哈伊曾说:“幼儿的好奇心越强,问题就越多,话就越多,这与他们知识经验蒙昧、贫乏有关。”

美国学者希克森特米哈伊曾说:“幼儿的好奇心越强,问题就越多,话就越多,这与他们知识经验蒙昧、贫乏有关。”

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对很多东西都一知半解,所以经常会控制不住好奇心,对着父母问东问西,想到什么事情都想要立马跟父母分享,表达自己的情绪。

可很多父母或许是因为工作压力,回家后通常不愿意接受孩子们的心意,总是糊弄几句他们,甚至打压他们的表达欲和分享欲。

而你们的态度,恰好为日后亲子关系走向疏远埋下了伏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走向,往往从小就能看出来,你们日常的相处,你们对孩子的态度,将影响着他们未来和你的关系。

一个事事有回应,尊重爱护孩子的父母,多半能够得到小孩子的青睐,他们日后与父母也会走得更近。

反之,一个经常冷落、打击孩子,扼杀小朋友们童心的父母,多半容易让孩子们避而远之,未来亲子关系也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