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姑娘不顾父母反对嫁给73岁老汉,为其生下儿子,如今怎样

2023-11-24     千年史馆

原标题:28岁姑娘不顾父母反对嫁给73岁老汉,为其生下儿子,如今怎样

爱是什么?爱是阴晴不定的感情,它有时狂热冲动,有时冷静平淡。爱也许是一种疯狂的欲望,越是躲避的东西越要追求。

爱情是什么?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的出现,剩下的余生都是你,你的存在对我来说,才是最美好的使然。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恋爱也好,还是婚姻,都是自由的,只要双方的感情足够真挚热烈,那么旁人都会送上自己的祝福,并不会给予太多的干涉,在近几年“忘年恋”、“爷孙恋”等等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似乎打破了常人对如今自由婚姻的理解,以至于这样的婚姻常常会被人们议论,

比如今天要说的在湖南的一个村子里,一个是不足三十的正值美好年华的女人,另一个却是年逾花甲的老人,这样的年龄差,在一些人的眼中,也许是父女或者是爷孙,但是他们两个打破了世俗的拘束,两人成为了夫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

多年相处,产生情愫

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名叫张凤,她出生在一家拥有众多兄弟姐妹的人家,所以从小,张凤就没有像同龄人一样的童年,并没有感受到很多来自家人的关怀,她也就这样平静的生活了二十余年。

其实我们都可以想到,在一个子女众多的农村家庭中,她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顺从父母的安排,进入婚姻的殿堂,开启她另一段平淡的人生,但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这样进行下去,相反,张凤的生活因为一个人的出现从而出现了巨大的水花。

张凤的父亲因为高血压中风,需要药物的长期调理,后来病情不断加重,不能自己出行,而且发病的时间也无法控制,为了方便治疗,家里就把医生接到了家里,给张凤父亲调养身体的正是张凤未来的丈夫,老中医文长林老先生。

文长林老先生看出了张凤家里经济条件的紧张,所以在给张凤父亲调养身体七年之中,他分文不取。

同时在这七年中,孝顺的张凤一直侍奉在父亲的病床前,也是在这长达两千多个日夜的接触,张凤和文长林老先生的越来越熟悉,感情越来越好。

可惜天不假年,张凤的父亲最终还是没有健康地留下,病魔还是带走了他。

张凤在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回到家后她才发现,她把自己的心留下了文长林的身上,这样她慢慢意识到,这个年长自己近半个世纪的老爷爷,已经成为了她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勇敢表白,终成夫妻

张凤拥有着年轻人的直接和坦率,在发现自己有了这样的感情之后,张凤直接找到文长林,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并说出自己想要嫁给他的想法。

突然的表白对于文长林老先生的确是一种冲击,其实在他的心中,对张凤也是有好感的,可是张凤的直接示爱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他不仅要考虑年龄上的差距,而且自己与亡妻养育了四个子女,他们能否接受自己的老父亲迎娶一个年纪不大的妻子,种种问题都都成了阻止两人在一起的巨石。

如果仅仅是世人的反对,拥有了家人的祝福,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过去。

但是就连张凤的家人,都极力反对这段不平常的爱情,张凤的母亲开始给张凤相亲,想到把张凤嫁给邻村,可是无论怎样,在张凤的心中,文长林才是值得她托付一生的人,是她唯一要嫁的人。

纵使家人的极力反对,张凤并没有打消与文长林结婚的念头,而文长林老先生也认定了张凤的感情,自己的孩子们对于这个痴情的女人,也觉得有人可以和父亲度过余生也没有什么不好。所以即使张凤家里极力反对,张凤从家里偷偷跑了出来,依旧嫁给了文长林。

不久,他们便迎来了家庭的新成员,两人孕育了爱情的结晶,孩子的到来,就让两人领了结婚证,也让两个人真正成为了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使得这个家庭更加完整,即使没有婚礼,没有婚宴,从这以后,孩子的笑声便在这个温暖的小家传开,他们的生活就这样甜蜜的继续下去。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忘年恋似乎都有着不纯粹的成分,也许因为金钱,也许因为地位,可是文长林对于张凤来说,他没有挥金如土的能力,也没有过高的政治地位,这样的感情并不是突然产生,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张凤的少年生活,早早地离开了学校,缺少了同龄人的交流,也让她没有玩伴。父亲的病重给这个本就才二十左右的女孩不尽的痛苦与无奈,自己的哥哥姐姐在得知父亲并没有回到她的身边,她的生活似乎笼罩着无尽的阴霾。

但是也就是文长林的出现,成为了点亮她生活的星光,在父亲病重之时,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是他,就连张凤人生中第一个生日蛋糕,也是文长林买给她的,这对于没有感受到过宠爱的张凤来说,文长林就是自己最温暖的依靠。

对于张凤来说,这段婚姻也许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爱情,其中也许会有感激,也许会有依赖,而对于文长林来说,张凤的出现也使他自己一个人不再孤单,这段感情让两个孤单的相互取暖,也是对方,成为了自己的救赎。这些也只是我们的猜想,这其中的复杂,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但是我们要敬佩张凤这种敢爱敢恨的性格,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真正做到这样的没有几个人。就像他们参加节目文长林写给俩人孩子的书信:“爸爸也许不能陪伴你长大,希望你理解爸爸妈妈的感情”。

其实不只是孩子,对于我们来说,同样应该理解他们的感情,就算不能欣然祝福他们的生活,就试着全然接受,不加以否定。平静让他们继续生活下去,就是最好的结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感情,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不加以任何评价,可能就是给予他们最好的祝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be429829902f3ed507aefd2450ef51b.html